昨天早上婆婆忙著到菜地里干活,把孩子給公公帶。
公公自己可能是衣服穿少了特別冷,就帶著孩子在門口木墩上曬太陽。他給寶寶穿了特別多的衣服,還卷了一個毛毯子。就這樣寶寶捂出一身汗,冬天里大汗淋漓的,甚至頭發都濕了,而他卻沒有發現。結果婆婆回來的時候,寶寶都已經被捂了一兩個小時了,全身濕淋淋的。雖然及時換掉了衣服,但是下午寶寶還是發燒了。
婆婆給寶寶測了一下體溫,38度,就沒有帶去醫院,只給他進行了物理降溫。今天早上他依然還是沒有食欲哼哼唧唧的,雖然婆婆說摸起來不燙了,可是我還是不放心,叫她再測一次體溫。已經到39度了,我家婆婆趕緊帶孩子到醫院看一下。
看著寶寶難受的樣子,我更加難受。我和先生都不敢回去,因為我們辦公室里的同事都已陸續陽了。只能隔著電話干著急,連上班都是坐立不安。一直在惦記著,寶寶到底怎么樣了?好點了沒有?退燒了沒有?能吃多少輔食?
寶寶剛滿9個月就遭這個罪,當媽的說不心疼是假的。寶寶哼哼唧唧的樣子一看就是不舒服,他聽到我的電話響了,鬧得更厲害。知道喊媽媽,看著屏幕這邊的我一直在鬧。我一邊安慰他,一邊給他做抱抱的動作。
不知道他是懂還是沒懂,就一直叫“媽媽媽媽媽媽”。我聽著更難受又不能抱著他輕輕哄他,只能看著他痛苦。孩子在最需要媽媽的時候,我卻不能在他身邊。自責自己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孩子生病了,自己都不能在身邊照顧。
婆婆在邊上說,“寶寶不乖了,現在變得嬌氣了許多。”
孩子生病,情緒低落,肯定會更加依賴媽媽,偏偏我又不在他身邊,他能不鬧嗎?
寶寶好像聽懂了,他奶奶在說他一樣又開始哭鬧,于是我安慰他幾句他才安靜下來。
婆婆說,孩子這么小也知道別人說他,也知道找媽媽了。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卻很聰明,這或許就是天性吧。
婆婆雖然經常帶孩子,但有時候他確實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哭鬧,總是會錯意。我雖然不在家,但我每次總能知道寶寶為什么哭。不知道這是否是母子間的一種感應。
今天給寶寶吃了兩次退燒藥,下午婆婆說寶寶的溫度降下來了,食量也在慢慢的恢復。我叫婆婆還要留意一下,每隔一兩個小時給他測一下溫。孩子發燒,主要還是因為著涼導致。不敢給他吃太多的藥,溫度降下來了就不敢再吃藥了,但還是得留意。
今天看兩個老人手忙腳亂的樣子,也知道他們可能很自責我沒有帶好孩子。我安慰了婆婆幾句,也叫她和公公說不要想太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磕磕碰碰,生個小病也在所難免的。
這么冷的天氣,我叫婆婆不要再到田里干活了,兩個老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蔬菜。而公公總是覺得哪天不干活就不自在,不管多冷的天氣,總是往山上跑。但兩個都是閑不住的人不聽勸,這次因為寶寶生病了,他們估計也吸取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