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是感性,婚姻是理性
“愛情如果不能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好的愛情是需要談錢的。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而純真的時段。情竇初開的羞澀,一見鐘情的狂熱都是這充滿未知與期待時段的標簽。人生而有對未知探求的欲望,因此一直在探索,并懷揣美好。例如戀愛。而這些人一直活在自己或彼此的期許中,希望對方怎樣,為了自己對方應該怎樣,可是卻忽略了戀愛的本質“感性”。
在戀愛中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有長時間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模式,沒有必要為了對方去改變什么質的變化,因為雙方除了相互好感或欣賞而相繼出現的感情基礎外,沒有什么必須的責任牽制,一旦對方感到倍加壓力而牽制破裂,后果可想而知。戀愛是相互欣賞到相互矛盾的過程,是否能順利過渡是這份感情能走多遠的標尺。
如果戀愛的本質是“感性”,那么婚姻的本質則是“理性”。一個適合戀愛的人不一定適合婚姻。戀愛是情之所至,婚姻是深謀遠慮;戀愛是激情與浪漫,婚姻是淡定與平凡;戀愛是鮮花與甜蜜,婚姻是柴米和油鹽;戀愛是任性與胡鬧,婚姻是責任與包容。因此,這兩者之間的過渡需要時間,也需要準備,因為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將有一個巨大的落差,需要充足的思想準備,能坦然接受這種變化才能長久。同時,在婚姻當中,寬容,理解,與忠誠是這份有愛婚姻延續的重要原因。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戀愛還是婚姻,總有些人愛的太卑微,似乎一切都想著自己多付出一點,試著用各種方法去尋找延續這段感情的理由,其實,何必呢?愛是尊重與理解。凡是有以愛的名義棄你保己自私行為的人,都不是你應該攜手的人。
戀愛是戀愛,婚姻是婚姻,兩者不可相提并論卻又相輔相成。什么樣的人生是命運也是選擇。命運我們無從知曉,但有選擇的權利。望世人都能在“懂得”的基礎上選擇最合適的道路,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