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jié)已是八月初,正值盛夏,午后閑來無事,我準(zhǔn)備獨自去小湖邊走一走,看看我最喜愛的柳樹。
我已經(jīng)好幾個月沒有來過這里,再次看見柳樹,仿佛故人相遇,然而當(dāng)真是故人了,令我驚訝的是,沒想到短短幾個月時間不見,昔日的柳樹已經(jīng)不是我想象中的那個樣子了。
它們的枝條一根根無力的垂落著,看起來很虛弱的樣子。尖尖的葉子一律向下耷拉著,有的泛著淡淡的白色,有的連同枝條已經(jīng)枯黃死去。岸邊曲曲的小路上,凌亂的落滿凋零的柳葉。一陣風(fēng)吹過,柳條依然在輕輕搖曳,然而已經(jīng)沒有了往日動人的風(fēng)采,更像是一聲聲無奈的嘆息。它整個看起來無精打采,神色黯然,猶如垂暮之年的老人,靜靜的坐在那里,望著遠(yuǎn)方,仿佛已經(jīng)看透了塵世的一切。
我的心里忽然涌起一陣感傷,想起幾個月前初春的時候,那時的它們,俏立水邊的樣子是有多美。一湖春水,碧波蕩漾,眺望岸邊,楊柳依依,體態(tài)婀娜,低吟淺笑,顧盼生輝,妖嬈多姿,嫵媚動人,情韻別致,風(fēng)情萬種……,那哪里是柳樹,分明是一群正當(dāng)最好年華的少女,她們臨水而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楚楚動人的身姿,那溫柔多情的眼眸,即使再多的溢美之詞也無法形容盡她們的美。
可是如今呢?看到別的樹木正在旺盛的生長,享受著夏天的熱情和活力,而它們卻早早呈現(xiàn)出老邁之態(tài)。我立在一棵柳樹下,伸手觸摸它枯瘦的枝葉,不由輕輕嘆息一聲,原來,歲月不饒人,歲月亦不饒萬物,美人遲暮,容易感春傷懷,顧影自憐,而今柳樹老矣,以水為鏡,看到自己日益憔悴的面容,卻不知會作何感想。
大概是向來如此,我每次出門走在大街上,看到年輕的女子,心里總感到十分的歡喜和美好,看到白發(fā)蒼蒼滿面皺紋的老婦人,心里就莫名泛起一股淡淡的感傷和酸楚,我會不由得想象她當(dāng)初年輕的時候,那時的她,快樂時微笑的樣子、傷心時流淚的樣子、憤怒時生氣的樣子、煩惱時憂愁的樣子,害羞時低頭的樣子……,都是怎樣的一種美呢!
平時看人如此,看花如此,沒想到今天看到湖邊垂老的柳樹,我不禁又想到這些。其實理性的說來,我知道這種想法是不好的,也是不正確的,因為萬事萬物的生長發(fā)展都是在默默遵循著自然的規(guī)律,如果說到美,那么它們的每一種過程每一種狀態(tài),其實都可以理解為一種美,比如初春的桃花梨花很美,夏末的殘荷難道不美嗎?黎明的日出很美,落日的黃昏難道不美嗎?年輕的少女很美,遲暮的佳人難道不美嗎?……
所以,我喜愛春天新生的柳樹,但同樣我也喜愛盛夏垂老的柳樹,引用杜拉斯《情人》中的一句話最符合我的心意:我愛你如今凋殘的容貌勝過你昔日的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