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 ? ? 如是我聞。
? ? ? ?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長老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如是等眾,上首者也。
? ? ? ? 復有菩薩摩訶薩,十六人等。賢劫千菩薩,彌勒為上首。
? ? ? ? 復有他方菩薩,千二百人。觀世音菩薩而為上首。
? ? ? ? 爾時,世尊于后夜分,入于三昧,其三昧名一切光。入三昧已,舉身皆放金色光明。其光大盛,照只陀林,猶若金色。回旋宛轉,照文殊房。化為七重金臺,一一臺上,有五百化佛,臺中經行。時文殊師利房前,自然化生五百七寶蓮華。圓若車輪,白銀為莖,阿茂咤馬瑙以為其臺,雜色真珠以為花須。其花有光,照佛精舍,從精舍出,還入文殊師利房。
? ? ? ?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跋陀波羅。此瑞現時,跋陀波羅,即從房出,禮佛精舍,到阿難房,告阿難言:汝應知時!今夜世尊現神通相,為饒益眾生故說妙法,汝鳴揵椎。”
? ? ? ? 爾時,阿難白言:“大士!世尊今者入深禪定,未被敕旨,云何集眾?”
? ? ? ? 作是語時,舍利弗至阿難所,告言:“法弟,宜時集眾。”
? ? ? ? 爾時,阿難入佛精舍,為佛作禮。未舉頭頃,空中有聲,告阿難言,速集眾僧。
? ? ? ? 阿難聞已,即大歡喜,鳴揵椎集眾。如此音聲,遍舍衛國,上聞有頂。釋梵護世天王,與無數天子,將天花香,詣只陀林。
? ? ? ?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此光出時,祇洹精舍,變成琉璃。
? ? ? ?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入佛精舍,為佛作禮。一一膝上,生五蓮華。文殊佛前合指掌時,手十指端及手掌文,出十千金色蓮花,以散佛上。化成七寶大蓋,懸諸幢幡。十方無量諸佛菩薩,映現蓋中。繞佛三匝,卻住一面。
爾時,跋陀波羅,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已曾親近,百千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于十方面,變現自在。卻后久遠,當般涅槃?
? ? ? ? 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于此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于我所,出家學道。
? ? ? ? 住首楞嚴三昧,以此三昧力故,于十方面,或現初生、出家、滅度、入般涅槃、現分舍利,饒益眾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嚴。
? ? ? ? 佛涅槃后,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與諸神仙,作比丘像。飛騰空中,至本生地。于空野澤尼拘樓陀樹下,結加趺坐,入首楞嚴三昧。三昧力故,身諸毛孔,出金色光。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度有緣者。五百仙人,各皆見火從身毛孔出。
? ? ? ? 是時,文殊師利,身如紫金山,正長丈六。圓光嚴顯,面各一尋。于圓光內,有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化菩薩,以為侍者。其文殊冠,毗楞伽寶之所嚴飾,有五百種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諸天龍宮,世間眾生所希見事,皆于中現。眉間白毫,右旋宛轉,流出化佛,入光網中。舉身光明,焰焰相次,一一焰中有五摩尼珠,一一摩尼珠各有異光,異色分明。其眾色中,化佛菩薩,不可具說。左手執缽,右手擎持大乘經典。”
? ? ? ? 現此相已,光火皆滅,化琉璃像。于左臂上,有十佛印。一一印中,有十佛像。說佛名字,了了分明。于右臂上,有七佛印。一一印中,有七佛像。七佛名字,了了分明。身內心處,有真金像,結加趺坐,正長六尺,在蓮華上,四方皆現。”
? ? ? ? 佛告跋陀波羅:“是文殊師利,有無量神通,無量變現,不可具記。我今略說,為未來世盲瞑眾生。
? ? ? ? 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
? ? ? ? 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恒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
? ? ? ? 是故眾生,當勤系念,念文殊像。念文殊像法,先念琉璃像。念琉璃像者,如上所說。一一觀之,皆令了了。若未得見,當誦持首楞嚴,稱文殊師利名,一日至七日。文殊必來至其人所。
? ? ? ? 若復有人,宿業障者,夢中得見。夢中見者,于現在身,若求聲聞,以見文殊師利故,得須陀洹乃至阿那含。
? ? ? ? 若出家人,見文殊師利者。已得見故,一日一夜,成阿羅漢。
? ? ? ? 若有深信方等經典,是法王子于禪定中,為說深法。亂心多者,于其夢中,為說實義,令其堅固,于無上道,得不退轉。”
? ? ? ? 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法王子,若有人念,若欲供養,修福業者。即自化身,作貧窮孤獨苦惱眾生,至行者前。若有人念文殊師利者,當行慈心。行慈心者,即是得見文殊師利。
? ? ? ? 是故,智者當諦觀,文殊師利,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作是觀者,首楞嚴力故,當得疾疾見文殊師利。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 ? ? ? 佛滅度后,一切眾生,其有得聞文殊師利名者,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
? ? ? ? 若有受持讀誦文殊師利名者,設有重障,不墮阿鼻極惡猛火,常生他方清凈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
? ? ? ? 說是語時,五百比丘,遠塵離垢,成阿羅漢。無量諸天,發菩提心,愿常隨從,文殊師利。
? ? ? ? 爾時跋陀波羅白佛言:“世尊,是文殊舍利,誰當于上起七寶塔?”
? ? ? ? 佛告跋陀波羅:“香山有八大鬼神,自當擎去,置香山中,金剛山頂上。無量諸天、龍、神、夜叉,常來供養。大眾集時,像恒放光。其光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等法。跋陀波羅,此法王子得不壞身。我今語汝,汝好受持,廣為一切諸眾生說。”
? ? ? ? 說是語時,跋陀波羅等諸大菩薩,舍利弗等諸大聲聞,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