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迷美劇,常看到兩個人說著說著就來一句“Don't judge me!”在他們的文化里,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哪怕是親人,都沒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對錯,無論當面還是背后。那年出國留學,有一個很要好的閨蜜,有次和她說了一些感情上的事,她不認同,很直接地問“你怎么能這么做?”,我們不歡而散。夜里,她發來短信說,“對不起,白天的時候我不該judge你,要怎樣做你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是我越界了,原諒我”。我沒有很快回復,她居然走了半個小時到我家里來道歉。
我喜歡這種以尊重和愛護為前提的距離感。遇到事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都可以給我建議,告訴我他們曾經的經驗,奉勸我選錯會承受的代價,但一旦我選了、做了,結果由我自己來承擔,如果我不幸選錯了,可以撫慰我,教育我,但不要對我做是非的判斷。
其實,很多人的人生就浪費在評價別人身上。當你知道,你并沒有被賦予對任何一個人進行論斷性評價的權利的時候,你會發現突然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專注自己的事情(人緣也變得特別好吧);當你知道,任何一個人也沒有被賦予對你進行論斷性評價的權利的時候,你便不會再去介意“別人”的話,生活也會更輕松吧。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去體會對方的處境。即使你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即使你閱人無數、看盡人生繁華,他當下的感受和選擇一定是原生家庭、教育背景、過往經歷,偶然必然或是幾十年錯綜復雜的原因促成,那些不為人知的辛酸、無法言說的苦衷,你如何知曉?所以,只要他沒有觸及法律,沒有違反公共道德,沒有侵犯他人利益,對與錯,只有時間可以判斷,只有上帝可以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