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念佛
平常我們都說要“一心念佛”,而徹悟禪師——凈宗十二祖卻告訴我們說要以求悟心、慚愧心、畏苦心、感恩心念佛,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四心就是一心,一心具足四心,如此念佛方為最直接、最當下、最受用的正行具足啊!
四心中,前三者蘊含著“厭苦”的出離心,后一者表達了“欣樂”的菩提心,正在念佛的時候,秉持著“現法現樂”的佛法修證態度,應該以感恩心最為切要。感恩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時時刻刻憐念我,在在處處關照我!我造業時,佛則警覺我;我受苦時,佛則拔濟我;我歸命時,佛則攝受我;我修行時,佛則加被我。如此大恩大德,父母不足比其深重、天地不足比其高厚。
所以禪師說: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非別有止觀。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觀即慧因,慧即觀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凈業必無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萬億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當我一念具足相應,則我全體身心依正即是阿彌陀佛凈土莊嚴寶相,如此以佛果德,莊嚴一念因心,因中具足圓滿極果,果中蘊含因地真心,因果不二,果因同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能念佛者,當下即是極樂!即是圣法為您確需,為何還不專心致志?!!
(文/達照法師)
《凈土見行果》
見:
緣起見(深信因果、識別善惡、踐行道德)、
空性見(心空、物空、我空)、
圓滿見(緣起性空、無二智慧、念佛是佛)。
行:信、愿、行。
果:現生離苦得樂、臨終正念往生、將來究竟成佛! ????
(文/達照法師) ???
安福寺24安福利生--:多認錯,少爭理,口中常說對不起。多知足,少攀比,身心安逸常歡喜。多夸人,少夸己,常說感恩謝謝你。多奉獻,少索取,盡力施舍去給予。多善言,少惡語,寬以待人嚴律己。多利人,少利己,常將他人去抬舉。多感恩,少挑剔,受人恩惠別忘記。多恭敬,少傲氣,謙虛最使人受益。多學習,少游戲,人生苦短當努力。多忍讓,少斗氣,吃虧即是占便宜。多修行,少放逸,早日登上菩薩地。多念佛,少閑語,修行就是修自己。看人長,看己短,別人好壞你莫管。修行路上雖蹉跎,精進修行畢成佛。管住嘴,邁開腿,念佛修行不后悔。極樂共修功德大,艱難困苦都不怕。只要正知與正見,佛與菩薩常相伴
《安心念佛》
人生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吃飽穿暖是必須,其它妄想都多余。妄想少了智慧多,不妄不執真灑脫。你方唱罷我登場,百年世事戲文場,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不如安心念佛去,極樂常開蓮花香,諸上善人會一處,回歸本性真故鄉!
(文/達照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