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云又上熱搜了,因為他的無人超市開業了。
這在自媒體行業算是一個熱點事件。而蹭熱點已經成了所有自媒體人必備的本領。
就是這次開業讓一個人的一篇文章在一天之內閱讀量突破3000萬,粉絲增長36萬。
在兩天之內,約有2800個公眾號轉發了這篇文章,很多閱讀數也達到了10萬+。所以這篇文章總體閱讀量應該超過1個億了。
如果那兩天有5億中國人在用微信,那么5個人中應該就有一個閱讀了他的文章。
這篇文章就是王晶華的《馬云的無人超市終于來了,今天開業……》。
王晶華從事新媒體行業四年,一直在做電商相關的內容,寫出了很多篇百萬+,幾篇千萬+,幾十篇十萬+,還有2篇文章上了人民日報頭條。
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文章是如何達到3000萬閱讀量的?
有數據顯示,這篇文章99%以上的閱讀量是通過朋友圈分享和好友轉發達到的。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微信自帶的傳播機制是有多么強大。
也就是不需要用戶是公眾號的粉絲,也能通過好友和朋友圈的關系渠道得到熱點,順便制造爆文。
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獲取注意力正變得越來越困難:每個人的微信里都折疊著數十個幾乎從未打開的公眾號;每個人在屏幕上瀏覽文字都是一目十行,視線難得停留片刻;人們通過WiFi和移動網絡,時刻鏈接著無窮無盡的信息。
自媒體注定是要與人們的其他APP、其他娛樂愛好去爭注意力的,沒有打開行為就意味著nothing。
假設每人每天只有三分鐘的閱讀時間,那么大家肯定會選擇打開最觸手可及的、最吸引自己注意力的文章,并且一定要是知道自己不能錯過的“大事”。
這個是自媒體人需要意識到的。這也是爭取注意力的一個最佳路徑。
我們再來看看這篇超級爆文是怎么從構思到創作完成的。
這篇爆文的作者王晶華坦言自己寫這篇文章也就是一個小時的時間。
這篇文章我看了,既簡單又短小,新聞型的寫作手法,再加上配圖,全篇看下來會讓我們有大吃一驚的感覺,會讓人有迫不及待想要告訴別人這樣一個消息的感覺,所以轉發量會那么高。
其實之所以讀者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作者在創作的時候把自己代入了進去,他考慮到萬一無人超市真的普及了怎么辦,自己會受到什么影響。
正是這種站在讀者的角度看問題才使得大家都認為和自己是有關的,從而產生了共鳴。
作者在一次采訪里也大方分享了他的寫作經驗和運營的心得。
在寫作方面,作者認為,10W+的文章是由一個好的熱點話題和獨特的觀點解讀組成的。而100W+文章不可或缺的是流暢的解讀一個熱點話題以及讀者的強烈共鳴。
此外,在創作風格方面,作者認為應該接地氣,用用戶聽得懂的話來寫作。
同時在運營方面,為用戶定制內容,為他們而調整內容也是很重要的。
他還談到了自己的堅持。
做自媒體,經常會很迷茫,不知道要寫什么,不知道用戶喜歡什么,不知道做什么內容才會讓用戶注意到。這一點我很能體會。
曾經,王晶華也迷茫過無數次,但他說自己現在已經沒有那么迷茫了,已經越來越有信心了。
希望每一個自媒體人都能夠如王晶華一樣在自媒體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