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老師的第一季《5分鐘商學院》剛剛落下帷幕,我因為是中間加入的,正在瘋狂惡補學習中,學習的同時我也沒有忘記娛樂和消遣,順便追了追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一路跟著劇情看下來,發現5商的很多套路都出現在“那年”中,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
用戶代言人
What?
用戶代言人,直白的說法就是企業有沒有真正把用戶放在上帝的位置,時時處處為用戶著想,因為用戶掌握著企業命運的生殺大權,用戶沒有伺候好,就等著人頭落地吧。
如何變成用戶代言人呢?可以學習互聯網公司或者軟件公司,設立產品經理的職位;還可以轉變思維,從B2C的爆款思路轉變為C2B的大規模私人定制。在這個個體崛起的時代,人人都想標新立異,活出不一樣的精彩,如果你作為商家,就看你能否滿足用戶的需求,制造精彩了。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吳家的茶葉生意就曾被人暗算,下了黑手,價值20萬的一船磚茶被人從船底鑿了個洞,所有茶葉都浸水沒法喝了。本來準備全部銷毀的茶葉,被一個看船的老頭提醒,這浸了水的茶葉喝起來格外清香,一開始,劇中女主周瑩(孫儷飾演)還不相信,但是親自喝過后,發現茶葉清香四溢,口感更加醇厚了。周瑩為了宣傳這款“新茶”,特意起了個響亮的名字——金花茯茶,為了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起到轟動效應,她還特意從吳家東院的丫鬟中挑了5個精明能干,臉蛋漂亮,身材窈窕的女孩,讓曾經在春風十里的頭號名人千紅給她們培訓禮儀和茶道,周瑩也親自參加培訓,然后又讓千紅給她們幾個專門做了身符合金花茯茶特質的漂亮衣服,萬事俱備后,挑了個好日子,她們便在大街上開始了新茶宣講會,你想啊,5個丫鬟,加上周瑩和千紅,7個美女穿著一模一樣的光鮮亮麗的衣服,就算啥也不干,往涇陽街頭一站,也是一道極為靚麗的風景線!更何況她們洗茶、泡茶、沏茶、倒茶,嫵媚的姿態,專業的茶藝,吸引了大量的圍觀者來品茶,這一下就把金花茯茶的名聲給打出去了。
你看,周瑩雖然貴為少奶奶,吳家的大當家的,但是在生意面前,在宣傳新產品方面,她親力親為,堪稱當代頂尖的出色產品經理人,也是個實實在在的用戶代言人。
價格錨點
What?
價格錨點,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找個參照物。我們在購物的時候,其實并不是真的為商品的成本付費,而是為商品的價值感而付費,價格錨點的邏輯,就是讓我們有一個可對比的價格感知。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杜明禮后來掌控了陜西機器織布局,但是因為經營不善,積壓了大量的洋布,又擔心被王爺發現責怪他辦事不利挨板子,于是他決定以低于市場價三成的價格來促銷。周瑩自己開辦的涇陽織布廠也生產洋布,得知這個消息后,她特意召集所有客商來開會,許諾只要不從陜西機器織布局拿貨,堅持3個月,3個月后她的價格比陜西機器織布局目前的價格再低5分錢(單價雖然不高,但是量大后的總價值不可小覷),條件是現在客商們要提前訂貨并繳納一半的定金。俗話說無商不奸,有這等便宜的買賣當然要先下手為強了。客商們紛紛訂貨。周瑩這招“空手套白狼”的妙計非常奏效。還不到3個月的時候,杜明禮看到洋布的銷量依然很差,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周瑩掐算好了時機,找了個人假扮新疆客商,自稱愿意全部買入機器織布局的洋布,但是價格要比市場價再低四成才可以。杜明禮急于出手,狠心答應了。然后周瑩用了“貍貓換太子”,把從杜明禮那里低價買來的便宜洋布再以高出進價的價格賣給了之前允諾的客商,從中獲利20萬兩。蒙在鼓里的客商們當然不知道周瑩的此布非彼布,因為價格錨點在他們心里,他們只知道他們拿到手的洋布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
凡勃侖效應
What?
凡勃侖效應,是一種很奇怪的經濟現象,很多人購買商品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和享受,也就是人家不是為了使用價值,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心理滿足。所以,人家不買最好,只買最貴。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前幾集中,吳蔚文是吳家東院的大當家,兒子吳聘被沈星移暗地里打成重傷,昏睡不醒,請了無數的名醫和神醫,都不見效,最后只好通過娶親的形式來沖沖晦氣,以達到吳聘清醒的目的。和吳聘從小長大,青梅竹馬的胡詠梅答應嫁給吳聘。管家給胡詠梅從老鳳祥買了金光閃閃的彩頭呈給吳老爺,吳老爺看了一眼說:還有比這更好的嗎?記住,要買最貴的。看看這財大氣粗的架勢,明擺著一副最貴就是最好的心理。
風險投資
What?
風險投資,是通過買走創業的“失敗風險”,讓創業者擁有往成功目標一路狂奔的金融工具。
美團的創始人王興,從2004年到2010年間,一共做了10個左右的項目,但是都失敗了,屢戰屢敗6年后,終于在2010年做成了美團。那王興需要對失敗的10個項目買單嗎?答案是:no.因為王興已經從風險投資人那里買了“創業保險”,如果項目失敗,算投資人倒霉;如果項目成功了,投資人就會從中分走一大塊蛋糕。
所以,風險投資,其實都是理性的賭徒,他們在創業公司身上押注。各種各樣的“獨特方法”,比如對趨勢的判斷,對團隊的判斷,都是提高賭中“同花順”概率的獨門絕技。而這些獨門絕技的差異,最終體現在誰能把1%的成功率,提高到2%,3%。或者5%。如果說創業者有最瘋狂的心,投資人就有最冷靜的腦。基于這個概率游戲后,投資者設計了復雜的“創業保險”的產品體系,比如:天使、A輪、B輪、C輪等等。越往后的險種,風險越小,收益也就越低。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新疆富商圖爾丹因為喜歡周瑩,出于對周瑩的仁義灑脫和善良聰明的欣賞,愿意出資2萬兩黃金資助周瑩入股陜西機器織布局,圖爾丹也是商人,他擁有商人特有的敏銳嗅覺,他知道把錢投資給周瑩,周瑩一定可以幫他賺到更多的錢,因為圖爾丹嗅到不僅僅是周瑩的漂亮聰慧,還有她身上的獨特的商業天賦。后來因為劇情的發展,圖爾丹出資的條件是讓周瑩嫁給他,雖然劇情中并沒有真正出資,但這也算是風險投資的雛形了。
合伙人制度
What?
合伙人制度,就是分享而不是獨享公司所有權和收益權的一種組織形式。
在管理咨詢界,麥肯錫的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科學》雜志曾經戲稱:“如果上帝決定要重新創造世界,他會聘請麥肯錫。”麥肯錫就是典型的形式上的“公司制”,運營上的“合伙人制”。加入麥肯錫,就進了一個奔向合伙人的“不進則退”的晉升機制,成為合伙人,就是公司股東;成為高級合伙人,就是公司董事。然后高級合伙人再選出公司領導人,領導人3年一屆,最多3屆。麥肯錫正是靠著這樣的優秀的人才自治,而不是為資本打工的“合伙人制度”延續了將近100年的成功。
有限合伙人,是一種特殊的合伙形式。有限合伙人,也可以理解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這樣的合伙人模式在利益分配方面當然馬虎不得。做投資,光有錢是不行的,還要有眼光。所以,有錢的人,做有限合伙人,也就是LP,出資99%,有眼光的人,做管理合伙人,也就是GP,出資1%。如果賺錢了,LP拿80%,GP拿20%。相當于GP用1%的出資,博取了20%的收益,但代價是,如果虧了,LP的錢賠完后,GP承擔無限責任,要傾家蕩產去換錢。所以你看,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有這樣的一幕,周瑩和吳家的二爺,三爺砸鍋賣鐵湊足了10萬兩白銀入股了陜西機器織布局,因為機器織布局威脅到了王爺的收入和傳統手工織布 的織戶們的利益,在大反派杜明禮的攛掇下,那些傳統手工織布的織戶們就在陜西機器織布局開業當天,把機器給砸了個稀巴爛,10萬兩白銀付諸東流,周瑩一口鮮血差點暈死過去。在這種山窮水盡的關頭,爭強好勝,永不言敗的周瑩仍然想籌錢重新開辦機器織布局,她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就是鼓動吳家東院的手下人都出錢入股,也就是讓手下人都成為吳家生意的合伙人。剛開始,大家的積極性不高,都不愿出錢認籌,周瑩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大家對于當時的吳家生意信心不足,擔心自己的錢打水漂,周瑩腦子特別靈光,這都不是事,吳家東院有的是值錢的古董家具之類的寶貝,用這些當抵押,大家的心里負擔自然就放下了,開始踴躍報名認籌,很快就把10萬兩白銀湊齊了。也正是因為吳家東院的丫鬟,小廝,掌柜,跑堂的 等等都成了合伙人,吳家的生意就不只是吳家的了,所有人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都調動起來了,吳家東院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商品證券化
What?
商品證券化,就是把商品通過金融化包裝,變成了有明確價格的權益憑證。比如月餅券,就是有價格的,可以兌換成實體月餅的憑證,是實體月餅的證券化。
有這樣一個段子,有一個月餅廠,生產了一張面值100元的月餅券,然后用65元把這張月餅券賣給經銷商,接著經銷商用80元把這張月餅券賣給了某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這家公司又把這張月餅券,作為中秋節福利,發給了員工,員工拿著這張月餅券,高高興興的回家了。然而,這個故事才剛進行到一半,其實這個員工并不喜歡吃月餅,于是他用40元的價格,把月餅券賣給了黃牛,最善于發掘規則之縫的黃牛,轉手又用50元的價格,把月餅券賣回給了那家月餅廠。這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循環,月餅廠用65元把月餅券賣出去,然后又用50元把它買回來,它并沒有生產任何東西,卻賺了15元錢。
我們要把公司送給員工的月餅,從邏輯上分成兩個部分。實體部分是可以吃的理性價值,也就是月餅本身;虛擬部分其實是只能體會的感性價值,是公司送給員工的一種節日關懷。月餅廠用“商品證券化”的方式,剝離了月餅的理性使用價值,然后讓月餅券承載著感性的情感價值,這個節日關懷,流轉了一圈,完成了虛擬產品的銷售。最后,把完成歷史價值的證券,回收銷毀。而員工呢,收到價值100元的月餅和關懷后,轉手把實體月餅用40元賣給了黃牛,把價值60元的虛擬關懷,收下了。
月餅券,提高了這個關懷的交易效率,并消除了不必要的生產浪費。這就是商品證券化。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我并沒有找到商品證券化的例子,但是有一幕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周瑩在快過年的時候,因為吳家幾乎所有的商號都賺得盆滿缽滿,賺了足足有400萬兩銀子,于是周瑩便設宴大魚大肉的盛情款待各商號的掌柜們(這些掌柜們相當于今天分公司的總經理)和伙計們,這有點像現代的各大公司開年會的情景。當掌柜們想做貴賓桌的時候,被吳家東院的大管家王世均禮貌拒絕,稱有貴客,正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和發牢騷之際,“貴客”登門了,這些“貴客”居然是掌柜們的爹娘,是周瑩用八臺大嬌把老人家們請來的。宴會上周瑩更是發表了豪氣沖天的演講,對待掌柜,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待兄弟,她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把大家伙的心徹底的凝聚了在了一起。宴會接近尾聲之際,周瑩還為大家準備了幾十萬兩的黃金,最重的一份新春賀禮是周瑩個人掏了幾十萬兩銀子修了文廟,這可是澤被后人的大功德,但是她在重修文廟的碑志上刻上了所有掌柜和伙計們的名字。
這份厚厚的節日關懷,這份濃濃的深情厚誼,無論是感性還是理性,征服了所有的人。
我想這種有血有肉的情感關懷是商品證券化無法比擬的。
當然,5分鐘商學院里還有好多即插即用的好工具,也一定契合《那年花開月正圓》里很多商業做法,在這里我就不一一論道,班門弄斧了。商業的世界很有趣,追劇也很享受,能從劇中追到有價值的干貨和洞見同樣是種很美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