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伊吾,代表著玄奘偷越邊關成功。
伊吾只有一所很小的寺廟,寺里的三個僧人都是漢人。一位上了年紀的僧人聽說來了漢人,來不及穿戴整齊,光著腳就跑了出來;剛剛從沙漠中走出來的玄奘,也是百感交集,兩人相擁哭泣。
玄奘的西域之行異常艱難,他面臨的不僅僅是自然環境的嚴酷,還有各種人為的障礙。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和毅力,很難堅持下來。
玄奘首先遇到的是高昌國王鞠文泰的強留。
高昌國篤信佛教,鞠文泰得知玄奘到達伊吾的消息后,派使臣強行把玄奘接到高昌。鞠文泰見到玄奘,如獲致寶,殷勤供養。為留玄奘擔任高昌國師,鞠文泰軟硬兼施,用盡各種辦法,甚至以遣送玄奘回大唐相脅迫;玄奘脫身無計,不得已只能以絕食表達自己誓要西行的志愿。
玄奘連續端坐了三天,滴水未沾,到第四天已是氣息奄奄。鞠文泰終于妥協了,他既慚愧又恐懼,磕頭懇求玄奘進食,并指日發誓同意玄奘西行。不僅如此,鞠文泰還與玄奘結拜為兄弟。兩人約定玄奘取經歸來時,在高昌停留三年。
玄奘在高昌停留了一個月,開講《仁王般若經》。玄奘每次講經前,鞠文泰都親自手執香爐導引,并且跪在座前,讓玄奘踩著他上座,日日如此。
鞠文泰為玄奘西行做了細致而周到的準備,“為法師度四沙彌以充給侍。制法服三十具。以西土多寒,又造面巾、手衣、靴、襪等各數事。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及絹等五百匹,充法師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資。給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他還給沿途各國王寫了二十四封信,專門準備了給突厥葉護可汗的禮物,派官員歡信護送玄奘到葉護可汗衙。
從此以后,玄奘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有了一個團隊同行。
經過一些小國后,玄奘到了龜茲(今新疆庫車縣)。
在龜茲,玄奘和龜茲佛教領袖木叉毱多展開了一場佛法辯論,玄奘大獲全勝。
因為大雪封路,玄奘在龜茲停留了兩個多月。他留心觀察,記錄下了當地的許多風俗。比如他發現龜茲的管、弦樂器以及音樂、舞蹈比別的國家要好很多;那里人以扁為美,為了使頭形長得扁薄,小孩子出生后要用木板箍扎著頭??
西域各國基本都是綠州國家,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之間,往往會有幾百里荒漠,這種地方經常有強盜出沒。
玄奘離開龜茲兩天后,遇到了強盜打劫,強盜們動手之前,預分財產,爭執之下竟然打了起來,以致自行而散。
玄奘繼續往西走,穿過兩個小沙漠,經過跋祿迦國(今新疆阿克蘇),到了凌山腳下。
凌山是蔥嶺的北端,險峭崎嶇,峻極于天,冰雪終年不化,積而為凌。沒有一個干燥的地方可以立足,燒火做飯只能把鍋子吊起來,睡覺也只能躺在冰上。七天之后,他們才走出凌山。一行人因為凍餓而死的十有三四,牛馬更多。玄奘有兩個弟子也沒有走出凌山。
? ? 繼續西行。在碎葉城,玄奘受到了強盛的突厥王朝葉護可汗的友善接待。可汗不僅給了玄奘豐厚的施舍,還選派官員一路護送玄奘到印度邊境。
經過幾個小國家后,玄奘來到了位于西域中部的颯秣建國。
颯秣建國國力強盛,國人信奉拜火教,崇尚光明。這里沒有佛教徒,雖然有兩座寺廟,但沒有僧人居住。在這里,如果有信仰佛教的僧人入住寺廟,當地人就會放火驅趕。
國王一開始對玄奘并不友好,可看在葉護可汗的面子上,還是接待了玄奘。玄奘抓緊機會,對國王講經論法,一夜的功夫,就使國王開始接受佛法,高高興興地請求受齋戒,而且對玄奘也重視起來。
玄奘的兩個徒弟不知當地風俗,到寺廟燒香禮佛,結果被一伙拜火教徒放火驅趕,險些喪命。
國王聞報大怒,把百姓召集起來,下令砍去放火者的雙手。在玄奘的勸說下,改為從輕處理。自此之后,佛寺里有了僧人居住。
經過了幾個小國家,玄奘進入帕米爾高原西部地區,穿山越嶺,到達了突厥關塞鐵門(今烏茲別克的南部)。出了鐵門,玄奘到達了覩貨邏國舊地。
覩貨邏國舊地位于西漢張騫曾經到過的大夏。這里“南北千余里,東西三千余里,東扼蔥嶺,西接波斯,南大雪山,北據鐵門,縛芻大河中境西流。”大夏在漢朝時是一個文化交流最集中的地方,人類歷史上兩大璀璨的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朗文明在這里交匯,是東西方文化交錯的地區。但是玄奘到達這里的時候,這個地方已經分裂成二十七個小國家,它們都臣服于突厥。
玄奘在這里的活國(今阿富汗的昆都士)和縛喝國停留了一段時間。
在活國,玄奘竟然目睹了一場人倫慘劇。國君怛度設新婚的妻子和怛度的長子合謀毒死了國王,長子自立為設,娶繼母為妻。古代許多少數民族有收繼婚的習俗,父死娶繼母,兄死娶嫂,都不足為怪。
在縛喝國的納縛伽藍,玄奘遇到了同樣前來禮敬佛跡的印度小乘名僧般若羯羅,玄奘跟從他學習《毗婆沙論》,同時還跟另外兩個有學問的僧人相從研習佛典。
自縛喝國南行,是揭職國。玄奘一行人千辛萬苦,從職揭國東南進入了冰雪覆蓋的大雪山,行進六百多里后,走進了重要的佛教圣地梵衍那國。
梵衍那國身處雪山之中,信奉小乘佛教中的“說出世部”。舉世聞名的巴米揚大佛就在這里。
玄奘稍做停留,往東又進入了茫茫的雪山,度過黑嶺,到了迦畢試國。
此國城東有一座寺廟,叫質子伽藍,傳說是漢天子的兒子所造。異國他鄉,玄奘如遇故人,倍感親切,于是在寺中坐夏,停留了一段時間。
向東六百多里,再次越過黑嶺,玄奘日思夜想的地方一—印度到了。
參考資料:
《大唐西域記》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
《玄奘西游記》? 錢文忠著
? 董志翹《大唐西域記》前言
? 央視記錄片《玄奘之路》? 金鐵木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