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book challenge#
#No. 12#
前年入手的小冊子,上海古籍的雙冊本,一冊繁體豎排手抄線裝,一冊簡體橫排印刷簡裝,倒是一樣的雅致。
線裝本墨香很濃。一直盼著它能出一整套這樣的版本,有多少收多少,可惜這些年過去也只得這一冊納蘭而已。在網上查有新出南唐二主詞,可惜沒見過實物不敢下手買來,又有一套樂章集,因心不喜柳三變于是作罷。
人人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高二的時候看高考滿分作文集,見到了不少人喜歡用這句話,然后堆砌辭藻寫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清逸俊雅的御前行走對著亡妻的墓憂傷終日,填了纏綿悱惻的小詞來表述自己對愛情的堅貞。我又總覺得這是多傻的一件事啊,要是納蘭的心事真如街頭巷尾的傳言那般,又怎么會是“幾人知”?
我素來厭棄為情消瘦的癡兒。反而覺得越是絕情之人越是心有長情,越是癡情之人越是多情。
看納蘭詞卷一。
夢江南十二闕。能寫得“故物陵前惟石馬,遺蹤陌上有銅駝。玉樹夜深歌。”這樣句子的人,可是甘心在小令里死于男女之情?我是不信的。
卷二開篇金縷曲,難道身世之感沒有說明白么?
德也生狂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這分明是明珠大學士家風華正茂的公子,識得官場傾軋更無懼人間百味,愿意傾心與貧寒書生相交。如此風骨,如此高節,現今又有幾人知?
后幾首同題之作也是極好。
愛煞了他填詞九字長句的傾瀉直下。于是凡是遇到做六字、三字斷者皆不讀標點,令其一句直下。如南歌子。
古戍饑烏集,荒城野雉飛。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
玉帳空分壘,金笳已罷吹。東風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
菩薩蠻是專做小兒女姿態,浣溪沙偏要輕松些才妙,少年游要爽利,蝶戀花要婉轉,木蘭花,慢要平緩,水調要張狂,清平樂要典雅。
納蘭便是納蘭了。在院里沉吟終日的男子,或許傷悲的是受盡帝王猜忌,又不得一人傾訴衷情。為何妻子珍貴,或許是因為那該是他唯一能相信的人。
而門閥世家的聯姻中,又能有幾分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