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都曾經(jīng)有那么一個依依不舍的曾經(jīng),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最美好的青春,就像奶茶在歌里的唱的
? ? ? “我曾愛過一個男孩,他也許已經(jīng)兒女成群,在每個冬天的晚上,在爐邊教他們歌唱,爐火慢慢的燒著,我心兒也跟著顫動,卻不知道為什么哭泣,莫非我還依然年輕……”
? ? ? 總有那么一天你會忘記那些年在愛情里受的傷,不再一次又一次撞了墻也不回頭,也許在預(yù)見到要撞墻的那一刻我們已經(jīng)轉(zhuǎn)了方向或者停下來思考要不要繼續(xù)前進(jìn),這是成長的結(jié)果,不再有初生牛犢的勇氣,不再有無所謂的年少輕狂,我們就這樣距離青春越來越遠(yuǎn)。知道人生何其短暫不能活在別人的嘴上或者眼里,卻也總是會在意別人怎么說。
? ? ? 二十幾歲的年紀(jì)即便一無所有也還是會被全世界羨慕,可是三十歲一無所有卻只會被人家可憐。年少時,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常常會有人說媽媽說爸爸說叔叔說阿姨說等等,固然年紀(jì)太輕某些事情要參考長輩的意見或遵照其安排,可是當(dāng)我們長到二十七八歲長到三十歲,若還是說什么爸爸說媽媽說的,是不是太沒有主見,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舵手,父母長輩固然為了你好,可是只有自己知道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不管他們和你有多么親近有多少血緣,最后的決定都要自己做,因為沒有人能替你過一輩子。
? ? ?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算看個電影,也會聽到各樣評論,逛個街也會有人評論你的穿戴言行,獨自旅行會有人覺得你可憐也會有人覺得你自在,可是聽還是不聽,在意還是不在意呢?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都是選擇性的聽取,就像相信還是不相信一樣?我們只是聽著自己想聽和愿意聽的,那些不愿意聽的只是耳朵聽見了,心并沒有聽見,因為被自動過濾掉了。我們相信著自己相信的,沒有去在意別人相信的,即使對同一個人有著和別人所不一樣的認(rèn)知,也還是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若有人想求個相同意見,也會腹誹“我相信著我所相信的東西,你相信著你相信的東西,為什么讓我像你一樣相信你相信的東西?”
? ? ? ?固然聽聽不同經(jīng)歷不同立場不同看法沒有錯,可是需要自己做的選擇,只有你自己是真正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那些“為了你好”也只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為了你好。年輕的時候是最不會介意別人怎么說怎么胡說的,“你說你的反正我就這樣做”是常有的想法。年紀(jì)漸長會顧慮的越來越多,就算心里說“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聽別人怎么說”,可是還是會不自覺的想別人會怎么說。
? ? ? 人生在世,可以聽取別人合乎情理的意見,但不可完全被左右,很多事情是要親身經(jīng)歷后才能明白,比如愛情,在愛情里會受傷,但是因此的成長卻不是聽人說可以獲得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決定,因為人生只有自己才能負(fù)責(zé)。就像我們說不能因噎廢食一樣,不能因為別人說愛情會讓人痛苦就不敢愛了,不能因為別人說努力之后可能會失敗就不努力了,不能因為有人被友情背叛就遠(yuǎn)離朋友,很多事情都是會美好也會悲催,不能因為他們說的那個預(yù)想的可能不會發(fā)生的結(jié)局就放棄努力,很多事情別人怎么說而你沒有嘗試過都只是如果。就像旅行,只有我們?nèi)ミ^了,才能遇見未曾遇見過的風(fēng)景、未曾遇見過的人,才能親身體會它的好與不好,或者也能夠遇見那個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