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種對錯觀都要有
法學家的對錯觀,誰證據確鑿誰的錯;商人的對錯觀:誰損失最大誰的錯;政策制定者的對錯觀:誰社會成本最低誰的錯。
一件事出現不好結果時,責怪、埋怨、后悔都是無用的,它們改變不了結果。
如果自己有所損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變事情最終的結果,靠自己,自強者萬強。
02人性、道德和法律的關系都要懂
人性:來自自私基因,個體追求生存和繁衍;道德:約束個體的人性,達成群體的繁榮,大家共同達成的“社會契約”;法律:是道德的子集,維護群體存在的道德底線。
03 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都很重要
選擇:知道有勇氣選,有勇氣放棄,享受好處,承擔壞處;定力:一切圍繞長期價值展開,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長期主義的勝利;博弈:共贏和感激一報還一報,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博弈靠心態和策略。
希望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里,我們都能全身而退,實現多方共贏,能拒絕誘惑,保持定力;能勇于選擇而不后悔,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能擁有智慧,實現人生目標。
04 公理體系和邏輯推演的差異要了解
在公理的世界里,只有能證明和不能證明的,大師與大師的差異是智商的差異,不是口才的差異,這是數學和物理的世界。
在經濟學和社會學中,每個理論,每個結論都有前提。
菲茨杰拉德說過:“同時持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志”。
羅曼羅蘭說過:“只有各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依然熱愛它”。
查理芒格說過:“如果我不能比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更能反駁這個觀點,我就不配擁有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