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覺得,投資這東西,不是原來自己以為的那樣。金融投資很狹義,真正好的投資策略,是貫穿人生的智慧。另一方面,在深入會計、商法、行業狀況這些東西之前,談投資就像上了幾次興趣班,就來議論怎么當畫家一樣可笑。
也許,真的是越學越覺得自己無知吧,這次干脆把主副標題換個個兒,把周記也當成閑聊的隨筆好了。?
最近《人民的名義》火的不行,可我看了另一部劇,《冰與火之歌》。中國的影視劇太含蓄,相比西方的就直截了當很多,適合我這樣頭腦簡單的人。
?《冰與火之歌》原著很長,這一部分的卷章名叫權利的游戲,講的是以歐洲中世紀的歷史為藍本的奇幻世界。主線是爭奪一統七大諸侯國的君王寶座,那就免不了明爭暗奪,也就是戰爭和陰謀。這部劇好看的地方在于,它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主角”,所以沒有人是完美的英雄,同樣也沒有人是徹底的反派,每個人都有黑白兩面,就像真實的世界一樣。我想大多數迷這部劇的人,喜歡的都是它對真實人性的表達。真實的世界是灰色的,明白了這一點再去看國產劇,就忍不住要打哈欠。
?劇中人物太多,有背景有故事有前途的太多。目前看到第三季,我覺得有三個人挺有代表性:史塔克家族大女兒珊莎(淑女),王國的財政大臣貝里席(小拇指),侏儒提利昂 蘭尼斯特(侏儒)。方便起見,下文都用括號里的綽號指代。
第一個人物,淑女,是守護北境的優秀家族史塔克家的大女兒,劇一開始就和王子?訂了婚。她從小接受貴族教育,美貌高貴受人愛戴,也一心想做未來的王后。但是她所謂的純潔的天性,在灰色的現實世界里,其實就是蠢萌無知。有宅心仁厚的父親、溫柔賢惠的母親、英勇善戰的兄弟,快樂的臣民,就以為這個世界是如此美好,自己將是這個美好世界的女王了。這樣的蠢萌,跟如今的年輕人簡直一模一樣。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也都以為這個世界是如此和平如此美好。自己是王子、公主,是未來的國王和王后,只要他們稍稍運用一點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就能把它建設出更美好的未來,每個人都應該對他們的優秀品德和才能贊嘆不已。等進了社會,碰到一些人一些事,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樣,“這人怎么這么壞”、“這事怎么這么難”,于是就開始羞怯、惱怒、氣餒。
劇中的淑女畢竟是大家族后代,要背負家族的榮譽活下去。在被迫看著掛在城墻上的自己父親的頭顱時,她終于認清了現實,也很明智的采取了妥協求全、保護自己的策略。可以想象,假以時日,她也會慢慢經受現實的洗禮,對權利和人性越來越熟絡,越來越游刃有余。現實中的年輕人也一樣,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有家族包袱的、有理想抱負的,大多能經受住磨煉,但出生貧寒的、沒有人生方向的、得過且過的人,最終會淪為社會的底層。
?第二個人物,小拇指,是王國御前會議的財政大臣,主要家業是色情服務業,沒什么背景和靠山。這種白手起家的智力型選手,大都做過很多見不得人的勾當,而且精通權術和人性,明白情報,也就是信息,是財富和權利的來源。在第一季中,他總是把一句話掛在嘴上:“商人關心的是買賣,我能得到什么好處”。史塔克的老大,也就是淑女的父親死前找他幫忙,本以為他對自己老婆多年來的仰慕和衷心,會讓他和自己站在一條船上,可惜最后卻受到小拇指的無情背叛。這個害得自己人頭落地的錯誤,明顯是不懂王國政治和權利游戲的規則,不熟悉那里的利益牽扯、人情世故造成的。相比之下,小拇指的背叛,卻并沒有受到淑女的多少憤怒和反對,后來她反而有些信任他。
蠢萌的年輕人,和看慣國產腦殘劇的人,可能會覺得劇情不合理。實際上卻很合理,小拇指的背叛是利益得失權衡之后的正確決定,他看似背叛了朋友,可其實他從來沒有說史塔克是他的朋友,而且事前他是給過史塔克忠告的,他更是從來沒背叛過自己的行事準則——“我是個商人”。我覺得小拇指的形象,很像國內改革開放之后的企業家們。他們很多也沒有背景靠山,完全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闖蕩商界,和各種階層的人打交道。他們也許不懂技術,不懂財務會計,不太懂營銷管理,但他們懂人性,懂社會運行的規則。他們看似人前背后兩種嘴臉,但他們都有各自的行事原則,他們獨特的行事準則。
最后一個,侏儒,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出生在另一個大家族蘭尼斯特,天生矮小長相丑陋,出生時母親難產死了,家里人因此憎恨他,其他人嘲笑他,簡直是受到了命運的詛咒。他在年輕時和一個農家女孩相戀,遭到父親極力反對,從此放蕩不羈。他本性善良,聰明好學,是劇中少有的人格優秀體,卻被作者寫成了天生殘疾、遭人討厭的人,看來殘缺真的是最大的現實啊。侏儒有很多話發人深省:“書本之于我的腦子,就像磨刀石之于寶劍一樣”,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少有人關注頭腦的力量,結果頭腦比刀劍更強大;他讓史塔克家的私生子雪諾,認清自己,認清自己的出生、自己的責任,才能有自己的方向,才能不被別人傷害;還有他和自己的侄子、年輕國王喬弗里對峙時,幾句話表現出會思考的人和思維混亂的人的區別。
我想,侏儒符合一個理智的人對自己的心理定位:?天生不完美,善良、正直、好學,在這個比拼財富、出生的世界里,頂得住別人的嘲弄,以玩世不恭的表象,堅持著自己的原則、自己的責任、自己的野心。也許是因為侏儒的精神世界太過完美,作者始終要給他更慘的命運,但是他的這種完美,絕非傳統觀念宣揚的道德潔癖,更多的依然是像小拇指那樣的實用主義。善良和正直,也不過是更利于人際的一種生存原則而已。
亂七八糟扯了很多。總之,人的成長就是慢慢搞懂現實的灰色,?找到自己身處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