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是由張藝謀執導,并于1987年在中國上映的電影。電影以第三人稱敘述的方式,講述了“我爺爺”和“我奶奶”如何相愛、如何經營燒酒作坊、又如何打擊日本侵略的故事。《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家族》中的前兩篇——《紅高粱》和《高粱酒》。當時的莫言雖不是如今蜚聲海內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但也憑借《透明的紅蘿卜》而在文學界廣為人知。當時的張藝謀也雖不像現今這般聲名赫赫,但也做過攝影師擺弄過鏡頭、做過演員而深諳表演技巧。然而,卻正是這兩個“初出茅廬”年輕人的合作,成就了電影《紅高粱》。
在《紅高粱》中,當敘述者“我”在成年之后回到高密東北鄉時,村里的一位老奶奶對“我”說:“這是個一畝高粱九擔半,十個野種九個混蛋的地方。”野性與自然、放肆與壓抑之間的悄然結合,使得《紅高粱》這部電影獨具魅力。
No.1回歸原始的生命狀態
當張藝謀導演在談到“如何看待莫言的小說《紅高粱》”的時候,他說:“我喜歡他書中表現的那種生前的騷動不安、熱烈、狂放、自由放縱,我以前不是拍了幾部深沉的電影嗎?我覺得自己活得挺累人的,挺深沉的,這一次咱們能不能也踢達踢達?”
如老謀子所言,在電影《紅高粱》中也處處彰顯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原始的沖動?!拔夷棠獭被亻T時,“我爺爺”擄走了她。二人奔跑在與人等高的高粱地里,密密麻麻的高粱與人的衣衫來回摩擦,釋放出田野的香氣?!拔覡敔敗币粡埧褚暗哪橗嫼汀拔夷棠獭钡男沱惷髌G相映成趣。以紅日頭渲染的天空為被,以紅高粱染紅的土地為床,這是一種原始生命力的張揚。
這一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張藝謀對現代社會的一種反思。如他所言:“我覺得自己活得挺累人的,挺深沉的,這一次咱們能不能也踢達踢達?”道德體制、科技文明、飛快的城市化進程,都使原始野性的生命力遭到的強烈的壓制?!都t高粱》的出現則是重壓下的反彈,文明社會里的返祖。
No.2惡作劇式的達觀
如果說人物原始的生命狀態這點是張藝謀從莫言的小說中繼承的,那么影片中對待沉重問題的達觀態度,則是來源于張藝謀的再創造。無論是“我爺爺”在酒中撒尿反而成其好事,還是面對燒酒工人戰死時歡快清亮的嗩吶配樂,都體現的一種“惡作劇式的達觀”。張藝謀在處理人生事業、歷史人文這兩個沉重題材時,沒有站在上帝的角度以悲憫情懷俯瞰眾生,而是極力把它處理地詼諧輕松。影片結尾,響徹天際的嗩吶聲和著機槍的掃射聲,既有家國情仇的怒吼,也有生命不甘的呢喃。
No.3富有張力的大紅色調
艷紅的嫁衣、大紅的喜轎、熾紅的日頭、火紅的高粱、丹紅的高粱酒、殷紅的鮮血,這是《紅高粱》中的“紅”,是一種富有張力的色彩美學。觸目驚心的紅映襯著九兒溫柔剛毅的臉龐、“我爺爺”張揚原始的野性、羅漢大爺盡心盡力的操勞、豆官頑皮淘氣的天性以及燒酒兄弟們強健有力的身軀,仿佛天地萬物都被囊括在紅色的汪洋里。 張藝謀曾在采訪中說:“我認為在電影的視覺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喚起人的情感波動的因素。從生理上說,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馬上喚起人的情緒波動?!?/p>
張藝謀對紅色的青睞不止表現在《紅高粱》這一部電影中。在之后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都是以紅色作為電影的主色調的。這是生命力的彰顯,也是野性的噴薄。
最后,借用老謀子的一句話:“我當初看中莫言的小說,就跟在這高粱地里的感覺一樣,覺著小說里的這篇高粱地,這些神事兒,這些男人女人,豪爽開朗,曠達豁然,生生死死狂放出渾身的熱氣和活力,隨心所欲地透出做人的自在和快樂。”
我是約克鎮的瘋子,和我一起瘋看電影吧!歡迎交流、點贊、關注哦~看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