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來自《躍遷》第234頁:如何運用“脫困四問”來重新設定行動
I:重述原文知識
why: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在生活節奏十分快的今天,我們每天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且我們常常無法擺脫這個問題或者情緒的困擾。此時,若無法跳出這個事情或者情緒,你的情況將變得更為糟糕。在此,如何擺脫這種情況,需要我們共同關注。
what:
本期分享的主題是脫困四問,其是指通過“情緒-事件-目標-行動”的系統,將自己從受困的事情或者情緒中解脫出來,重新設定行動。
邊界:
1、脫困四問的前提是你發現自己被事情或者情緒所淹沒。
2、脫困四問的目的在于改變你的行動,而非逃避。
how:
如何運用ETA脫困四問:
1、找出情緒類別(E)
(1)識別自己在什么情緒中
(2)給自己現在的情緒打分
2、挖掘情緒背后的事實(E)
(1)客觀的陳述發生了什么事情,導致現在的情緒
(2)若無法做到客觀,需要返回到第一問
3、找出期望目標差距(T)
(1)發現產生這種情緒背后的初心
(2)初心可以使期望,也可以是目標
4、行動改變(A)
(1)找到目標差距
(2)正視差距,改變行動
A1:回憶一下在你身邊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故事?
在上個月,與朋友聊起自己的興趣愛好。我說我有一個興趣愛好,就是喜歡看法律專業的理論書籍。因為朋友也是律師,他說律師是應該學習,當是應該以實務為導向,你看的那些書,沒有什么實際價值?;貋碇?,我對他的話,進行了反思。越反思,越糾結。糾結于,看法律理論書,對于律師有沒有價值。而且從目前自己的情況來看,價值很小。但自己又不由自主的想去看。最后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反思:
在這件事情當中,我意識到自己存在著問題:
1、在自己陷于困境時,沒有反思是什么事情導致自己的糾結情緒。如可以將產生糾結的事情,客觀的陳述出來。
2、在糾結于這件事情時,自己并沒有考慮自己的目標。如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律師,這樣的律師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養。
3、找到目標差距之后,如何改變行動。如在知曉自己的目標之后,可以調整思慮,安排好時間。
A2:規劃一下未來如何用?
在未來一個月,我在面臨業務性律師和開拓性律師糾結情緒時,我會采取這種方式:
1、(找出情緒類別(E))
在面臨這種事情時,我的情緒是糾結的,而且這種情緒是不好的,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和時間安排。
2、(挖掘情緒背后的事實(E))
自己的糾結原因在于業務性律師經濟不獨立。
3、(找出期望目標差距(T))
選擇業務性律師,將會導致自己設定的大律師目標無法實現。
4、(行動改變(A))
在專注業務時,積累資源和客戶,提升開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