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來職往》2016-10-1期反思錄

自從工作后就基本上沒有看過《職職》了,今天真的很無聊,無聊到翻出《職職》來給自己打雞血,嗯哼,信息量太大,寶寶準備以后,每期的《職職》都認真看,然后寫總結,來提高我這讓人捉急的智商和情商。讀書,行路,識人。

《職職》具體規則,我就不多贅述了,想要了解的話,自己看三期節目,游戲規則和套路,基本搞定。切入正題吧。

1.

第一位求職者,一個漂亮的姑娘,喜歡探險,喜歡玩,大學經歷豐富,編導,攝像,后期,記者,各種條件還不錯,想要求職一份旅行記者的工作,結果最后無果。對于這個姑娘,我還是挺喜歡的,或者說,她表現出來的能力,我還算認可。

第一:劉希平老師問她:為什么不自己做自媒體呢?她回答:自媒體一個人做,自己希望找到一個團隊,可以走得更遠。陳默分析說:自媒體并不是一個人在做的,很多大號的自媒體也都是一群人一個團隊做的,你的格局和思路沒有打開。反思,我很認可陳默的分析,如果我是這個姑娘,我能理解她想走得更遠的心態,但是語言表達上沒有完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的思維確實被框住了。自媒體,不是一個人的自媒體。

第二:測評題目,給出了四幅圖,越南的韓松洞,地下高大四十層樓的洞穴;美國的馬蹄灣,“用生命來上一次馬”;科隆群島,跟著達爾文去探索生命的起源;張掖丹霞,出現不同的顏色。關于旅行,姑娘懂得確實很多。于洪澤老師點評的時候說,關于知識可以少講一點,關于文案深刻一點。陳默詢問有沒有前輩作為借鑒,而姑娘從自己為什么找這份工作扯開了話題,其實她內心不知道,功課沒有做足。《正大綜藝》可以參考下。經歷很多是好事,但是自己一定要學會反思總結,這才能幫助我們走得更遠。

第三:夏驕陽說:我是做內容的,所以讓她著重介紹其中一個景點,做一個直播。新媒體的特征是互動,要有新的點讓別人發現,而這個姑娘敘述的內容都很普通,沒有重點。這是我們很多年輕人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另外,感嘆這些達人們的思維如此敏捷和廣闊。

第四:雷明說:旅行,有三種:見天地(徐霞客)、見眾生(杜甫)、見自我。

2.

一個理性的理科男,經濟學,做什么事都用數據計算,比方吃飯,從宿舍到食堂,要從陽光,路途等各種條件用分數評判,選擇一條路,選擇女朋友,也會用各種標準規定打分。

一方面很怪異的一個人,另一方面我能夠理解他這種邏輯思維數字導致的魔力。

第一:尚濤問大眾點評不就有嗎,你還做這些不累嗎?

第二:測評題,六個APP的logo,斗魚,花椒,貓盟,虎牙,映客,藍鯨直播。這些logo,我基本沒有接觸過,從這點來說,這個求職者還不錯。另外一個問題詢問他如何獲得第一批粉絲,他的回答沒有抓到重點,讓做一個新的平臺,他要做一個都包括不同種類的。“你所謂的理性,就是你的主觀”。每個達人說一句話,求職者會反駁,這也是年輕人常有的問題,我們要多聽別人怎么說。

第三:當大家給他最后一次機會為自己爭取的時候,他第一句話就說“我要為自己辯解一下”,他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錯就改,最后連說完話的機會都沒有。

第四:雷明說:理性是應不應該,感性是愿不愿意。應該幫助我們用更有力的方式求證,而愿不愿意才是掌控局面的關鍵點。應該而不愿意,愿意而不應該,沒有誰說了對,存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3.

作為唯一一個求職成功的姑娘,想做一個綜藝節目的編導。

第一:測評,做一個一分鐘的宣傳片介紹一個不一樣的郎平。她的回答都很專業,結構很清晰,首先,我想要放什么,其次,再寫什么,最后怎么怎么樣。關于達人老師的點評,她沒有重點傳達一個不一樣的郎平。比方,郎平是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更有另外一個例子,彰顯郎平高情商的,記者想讓她描述她的前夫,但她說:我是一個公眾人物,我有很多傾訴的機會,但是我的前夫沒有,所以這對他很不公平。特別抓眼球。

第二:中國最······,一個不一樣的······,常見的抓人眼球的標題。

4.

該求職者想求職一份新媒體編輯。

第一:一達人問,你說你看書看得多,不知道你有多少“肚量”。媽呀,這句話一出來,我就傻眼了,不是對求職者,而是針對我自己。仔細數數,我到現在看的書估計都沒有100本,而且我基本都是只看一遍,我該去跪鍵盤了。

第二:當一個達人詢問,推薦兩個產品優化和新產品創意的公眾號,求職者很快就說出了“上海迪士尼”和“動漫迷”。從這個角度來說,他還是很專業的,起碼我說不上來,我都好久不看公眾號了,如果真的想要好好研究公眾號,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的。要泡在公眾號里。

第三:測評題:以中國游泳隊為內容,想一個標題和內容框架。“體育界的德云社”這個比喻和形容沒錯,但是正確,而沒有新意,炒冷飯,缺失了“哇效應”,讓人眼前一亮。這種套路,反過來說,我認為它很功利,新媒體或者說媒體行業每天就是追熱點,很少有沉淀下來的東西,更新速度也很快,這是這個行業的特點。我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我做不成功大號。新媒體行業更需要新媒體化。要么可以大膽創新一點,污一點都沒有關系,吸人眼球是重點,可是未來還是要靠內容存活的,就像“十點讀書”。“火鉗劉明”馬睿用自己的標題果然比求職者讓人有點擊的欲望“游泳隊里,你有幾個老公?”

第四:無論是求職也好,還是文字也好,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讓別人記住你的標簽,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謹以此文送給反思路上的自己。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