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小鍵
什麼是系統化思考?
某個午后,翻開邱昭良所寫《如何系統思考》這本書,看到這二段話…
尼爾·金(Daniel Kim)認為,系統思考是一種看待和分析現實世界的方式,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并善待那些影響我們生活的系統。
羅斯·阿諾德(Ross D. Arnold)和喬·韋德(Jon P. Wade)認為,系統思考是一整套協同的分析技能,用于提高人們對系統的識別和理解能力,以便更好地預測其行為、設計干預措施,以達到預期效果。這些技能就像一個系統一樣協同地運作。
個人對于系統思考的感受,是一個人價值觀或是行事原則,形成你是怎麼想問題或事情。
我們常說這件事情你怎麼看或是這個問題你有什麼想法,這想法會隨著我們的生活環境和職場際遇有所不同,而經驗與格局和見識也都會影響著你。
我們有時工作不單單只要面對工作本身,還要面對一些復雜需求或是處理一些事物。面對復雜的事物,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要一層層的拆開,才能看到最裡面的禮物,而每層的材質與種類不同時,拆開方法也有所不同。
為什麼這重要?
最近買了健腹輪,收到產品后內附一張使用說明,分別是產品的入門使用與進階使用。進階使用是有難度的,沒有正確使用可能會造成肌肉損傷。
是什麼影響著你打開這個說明書來閱讀,同時加入自己的見解,來決定是否依書上說明或是給予不一樣的觀點呢?
是否讓自己去開啟這樣的動作,這個就是思考,而怎麼思考或是用什麼方法來看待這個說明書,就是你的系統,使用它讓你獲得想要肌肉或是健康的體態。
系統思考類比,打開雨傘,讓雨排除在外,讓你不會淋成落湯饑
為什麼重要?因為,世界是有許多顏色組合而成的,而我們所需要的是可以分辨顏色的能力來與我們生活共存。這個能力,我覺得是思考。
我要如何的做?
假設系統思考是拆開的思維,那麼使用什麼工具來行動呢?推薦你可以從這幾個地方入手…
把事情寫下
焦慮是我們面對事情時有所在意,心中一直唸唸不忘或是我們不知道要怎麼做。
一般來說,是事情很多很雜,且你都很在意。
建議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把事情寫下來在白紙上,讓事情在現實中可以展開,而不是在腦中。
從感興趣的地方入手
打開好奇心,從興趣入手。找到一個感興趣的情況來入手,比如想手機拍照或是玩樂器,也可以是寫作等。
也許可能一開始找不到什麼興趣點入手,那麼就從生活或是工作所需開始,有時興趣來自于成就感,當你完成一件事情時,會得到自信與成就。
從生活或工作中的例子代入,邊做邊學
比如,閱讀一本有關寫作的書,感受到熱血,想要寫作,那麼就選擇一個平臺來發佈文章,設定一周發文一次或二周發文一次,每次的字數在 1500 ~ 2000 字之間。
從累積作品開始,寫在行事曆上,設定文章發佈日期。邊做邊學,邊發佈文章,邊調整改善。沒有最完美的,只有持續發生。
小結
我們行走職場裡,都會有一套行事準則。系統思考或思維模型等,是用另一種角度與觀點看待世界所發生的事情,讓你有所解答。
用不同的思考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為自己的人生找到可以解釋的答案。使用某些工具,比如,把事情寫下來,從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從生活或工作的例子應用,邊做邊學,最后在套入時間軸的概念。
人生漫漫長路,我們需要見識與格局,用知識和經驗來獲得技能。讓生活有點難度,工作有所挑戰,思考有所延伸,也許你可以做的到這些。
版權聲明: 本文為 InfoQ 作者【葉小鍵】的原創文章。
原文鏈接:【https://xie.infoq.cn/article/c0658c6c271d688b14e322441】。
本文遵守【CC-BY 4.0】協議,轉載請保留原文出處及本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