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的爆紅讓武亦姝等人成了“網紅”,也讓不少家長心生羨慕,恨不得“復制”一個這樣的孩子。但有些家長卻糾結于機械地記憶古詩詞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會不會額外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和負擔。事實上,與許多其它事物一樣,背誦古詩詞本身沒有對與錯之分,關鍵看家長為什么以及怎么讓孩子去背誦。
一、要尊重孩子的興趣
16歲的武亦姝詩詞量達到2000首,但她并是在機械地背誦,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詩詞,她認為古詩詞里有很多現代人給不了的東西,她會用古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真正喜歡,她才會認真去學,去理解詩詞的韻味與內涵。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詩詞,如果不尊重孩子的興趣,盲目地跟風讓他們去背誦古詩詞,只會引起孩子的抵觸,甚至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討厭詩詞。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學古詩詞要尊重并培養孩子的興趣。
二、要寓教于樂
有時候并不是孩子不喜歡背誦古詩詞,而是父母的要求過于簡單、粗暴,如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孩子背誦多少首詩詞,完不成任務就進行懲罰,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畏難情緒。要讓孩子喜歡上詩詞,家長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加以引導,寓教于樂,如在一種很輕松的氛圍里進行親子共讀,或進行家庭朗誦比賽,通過多樣化的背誦的形式無疑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此外,要讓詩詞與孩子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孩子看到某種生活場景便能想起用哪首詩詞來表達,光會背誦是不行的,正如孔子所云:“學而不思則罔”。
三、要重過程輕結果
有些家長過于功利,覺得別人家的孩子能背誦那么多首詩詞,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背那么多首甚至超過他們,結果孩子被逼得苦不堪言。《中國詩詞大會》的學術總負責人李定廣認為,“中國古詩詞韻律齊整,用語凝練,有天然的音樂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常讀常背古詩詞能夠培養起良好的美感和語感”。背誦古詩詞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通過背誦古詩詞來培養孩子良好的美感和語感,以及對語言的欣賞能力和鑒賞能力,所以家長們切不可以本末倒置,讓孩子僅僅只是記住幾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