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些朋友去學校外邊的一餐館DIY,在里邊的一面墻上貼滿各種小紙條。于是就在那兒認真的看了一下,結果有了以下發現。
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br>
譯: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愿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因為情復生的人,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
故事背景: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她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后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托陳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觀”。
三年后,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游后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后,受杜麗娘之托,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后,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摘自:http://bulo.hujiang.com/group/topic/935017/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br>
①搴(qiān千):拔。搴舟,猶言蕩舟。
②被(pi):同“披”,覆蓋。訾(zǐ):說壞話。詬(gǒu)恥:恥辱。
③幾(jī):同“機”。
④說(yuè悅):同“悅”。
譯:
今天是什么樣的日子啊!我駕著小舟在長江上漂。
今天是什么樣的日子啊!我竟然能與你在同一艘船承蒙你看的起啊!
不因為我是泛舟的身份而嫌棄我,甚至責罵我。
我的心里如此的緊張而停止不住,因為我居然看到了你!
山上有樹木,而樹上有樹枝,(這人人都知道〉,可是我這么喜歡你啊,你卻不知。
關于<越人歌>有兩種說法
其一:
漢代劉向編纂的《說苑》記載有這樣一個歷史故事:楚國的襄成君剛受爵位的那天,穿著華麗的衣裳,被隨從們簇擁著來到河邊。楚大夫莊辛剛好路過,他拜見完襄成君站起來,想和襄成君握一握手。握手在等級森嚴的古代是一種非常不嚴肅的行為,所以襄成君聽后十分生氣,臉色大變。
莊辛見了也有點不自在,他轉身去洗了洗手,給襄成君講了一個鄂君子的故事:
有一天,鄂君子坐在一條富麗堂皇的刻有青鳥的游船上,聽見一位掌管船楫的越國人在擁槳歌唱。歌聲委婉動聽,鄂君子很受感動,但就是聽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于是鄂君子招來了一位翻譯,讓他將劃船人的歌詞翻譯成楚國話。這就是后世聞名的《越人歌》,歌詞如下: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鄂君子聽明白歌詞的意思后,立即走上前,擁抱了那位劃船人,并把繡花被蓋到那人身上。襄成君聽完這個故事,也走上前去,向莊辛伸出了友好的雙手。
其二:
鄂君子晰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一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這一首美麗的情詩。楚國王子鄂君子晰終被歌聲打動,微笑著與越女一同泛舟遠行。
摘自:http://so.gushiwen.org/view_47734.aspx
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636fa8e81e9d02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