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是學生時代一直很不理解為什么“讀萬卷書”在前,“行萬里路”在后。到了大學,也走了大半個中國,慢慢地有些理解其中的道理。直到今年寒假,去了俄羅斯,遇見了從未見過的景色和異國的文化,我嘗試用讀書學習習得的知識來解釋路上的所見所聞,這才終于明白讀書和行路的道理。
作為一個信息科技、自然科學、STEM教師,我覺得能把寒假的旅行結合科學知識講給學生,這可能會更加吸引學生。果然,開學第一課,我看到孩子們沉浸其中的眼神和主動思考的表情,那一刻,幸福滿滿。
地理知識&推理判斷
首先我出示了一張世界地圖,先讓學生找出中國的位置,以赤道為準,復習了南北半球,以及晝夜和季節的形成原因,時差的決定因素。然后以中國為參照物,用方位、季節、時差等關鍵詞來描述我所去的國家,學生猜的差不多了,也有一部分學生說出是俄羅斯,但是我再拋出否定俄羅斯的點,他們就解釋不了了,有些急性子的學生說,老師你就告訴正確答案吧,這時候我說我去到的是面積最大的國家,這下他們終于異口同聲的說出了“俄羅斯”。
歷史知識
我把地圖方法到俄羅斯的板塊,首先告訴學生我去的地方是伊爾庫茨克。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城市的歷史,有些同學竟然知道蘇27、蘇30戰斗機,這樣就好辦多了,跟著他們的思路,提出“俄羅斯被稱為戰斗的民族,是和生產這些有關嗎?為什么他們擅長這些?”這些問題就推進大了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提到蘇聯就講到了二戰。
數學(大數認識&倍數)
當我提到這個地方人口有80萬時,小朋友很驚艷“哇,這么多人”,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學過大數的認識,在他們的認識中,萬是一個很大的數位。然后我出示上海的人口,他們驚呆了,上海這么多人,我說算一算,上海人口是伊爾庫茨克的多少倍?他們紛紛主動地拿出紙筆,邊說老師給我2分鐘時間……他們算出來了大約30倍!那么土地面積呢?伊爾庫茨克遠遠大于上海。請用一個成語形容伊爾庫茨克,生答:地廣人稀。
自然(水循環和天氣現象)
出示了上圖,告訴學生他們的街道冬天就是這個樣子,滿城的積雪。想想這個城市有什么樣的環境溫度,才能讓雪融化不了?
有些小朋友就舉了一個冰箱冷藏的例子,他覺得這個城市的溫度差不多和他們家冰箱冷藏室的溫度差不多。
他的話音剛落,其他小朋友就做出了顫動的動作,紛紛地說那在那里要冷死了。這時候我揭曉了答案,并配上了一幅圖,來說明這個溫度達到的直觀效果。
那么問題來了:圖上美少女頭發眉毛等地方的白的物質是什么?這些白色物質從哪里來?其實這一部分就是三年級自然第一次“水循環”和四年級自然上學期的“水循環和天氣現象的”的內容。這個例子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釋現實問題,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技能(觀察力)
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想很快的了解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可以從當地的歡迎和食物、建筑、甚至超市開始。
給學生展示了如上的圖片,經過我的描述,已經觸及了他們的味蕾。順勢提出問題,這些食物有沒有相似之處?或者說他們是不是屬于同一類食物?很多同學說有的是固體、有的是液體;也有同學說,有酸的甜的,很多的答案……我想可能是我提問的不到位,正準備解釋,一個學生說,他們都是高熱量食物(此處有掌聲)。那么為什么他們吃的食物大都是高熱量的呢?生答:因為他們那里太冷,熱量可以抗寒還可以讓人不會覺得冷。
我建議孩子們暑假去旅行,可以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不管是書本、影視還是游戲),觀察當地的風俗和文化,用行路匹配閱讀。
也就是當我看到了這么的教堂之后,我也才真正的理解了俄國文學作品中為什么故事大都發生在教堂里。
展示給孩子們,俄國孩子的作品,可以陳列在當代藝術館。激勵學生大膽想象,用于表達。他們是最棒的!
我給他們講述了這張照片的偷拍過程,他們笑壞了,這樣碧眼銀發的女孩子在哪些動畫片中見過?他們自然想到了冰雪奇緣。我告訴學生,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善于觀察生活,尋找靈感。
攝影(學會等待)
我還給孩子們講述了拍著幾張照片時心情的貼蕩起伏,他們的表情也隨著我的故事的情節變化著。講真,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街道上有這么多鴿子。但是他們都窩著,拍出來的照片沒有什么動感,滿足不了我的要求。天氣很冷,拍不到想要的照片,我就不愿意走,足足等了半個小時,要放棄的時候,鴿子們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意,飛了起來。感受到了之不可當的氣勢和各自鋪面而來的恐懼和欣喜。因為等待,如愿以償。生活和學習中,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等待,等待過后,可能會看到更美麗的風景。
時間過得好快,準備了一節課的內容才講了一半,學生不愿意下課,我只能承諾他們下節課繼續。
雖然講的我口干舌燥,但是內心卻是無比的欣喜,這也許是我認為的最吸引學生的一節課,因為有一個班級里公認的“四大天王”都在認真地投入地在聽,在思考,隨著劇情的發展時而欣喜時而緊皺眉頭。就連一進門我頭發的變化,就給學生評論了半天,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還給我提出了解決方案。
這也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什么樣的課堂才能更加吸引學生?有時候我們精心策劃的一節課,可能也并不能吸引學生。我想今后的課堂少一點套路,多一點變化和真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