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害怕由于觸碰而失去生命,失去你。
卻沒想到在失去的同時,擁有了你?!?/b>
想來應該是初中的時候看過的,當時還被這部電影感動的不行。
在一切美好單純遭遇瞬間的破滅,那這一切從這一瞬間起就不美好了,更變成了不堪回想的傷痛。
看過魯迅先生對“悲劇”的定義,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可如果時光可以倒流 我還是會選擇認識你,雖然會傷痕累累,但是心中的溫暖記憶是誰都無法給予的,謝謝你來過我的世界。
也許我沒有認識喜歡你,我會活得更加開心。但是我已經認識你了,這是無法改變的。與其平淡無味度過這一生,倒不如讓自己愛的暢快,即使結局不是美好的。愛過,所以不后悔!
也許正是因為他們那種純真的感情,在這紛亂復雜的俗世中愈顯珍貴。
可他們卻無法擁抱,無法握手,無法觸碰。
所以,
人類少女與銀發少年相擁的一瞬間,
她笑了;(因為實現了一直以來想做的事情)
可在她笑容綻放的那一瞬間,
她哭了。(因為她將永遠失去他了)
周遭滿是螢綠色的光,那么得美!可他在消失,他正在消失。一點一點,一片一片。慢慢消失。
如今,流逝了多少個夏日。
就著熒光,數著晨夕。那日懷中的溫暖依舊。
螢火之森由夏目友人帳的作者創作。
這是一段注定是充滿悲傷的半人半妖與人類相愛的故事。
6歲的少女竹川螢,在暑假回到鄉下爺爺家的路上,在住滿山神、妖怪的“山神之森”迷了路。這時,一 名戴著面具的少年阿金,答應把螢帶出森林。
阿金是一位半人半妖的少年,若他一觸碰到人類便會消失,螢便不能觸碰到阿金。之后,在每一年的夏天,螢都會回到鄉下,希望與阿金重聚,年復一年,婷婷玉立的螢與阿金之間也產生了相戀的感覺。
“這世上永遠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只是有些原因,你沒能了解,我沒有坦白。或許是相遇時恰好你笑了,或許是你皺眉了。所以,我愛了。
可是他們連相互觸碰也做不到…
最終阿金因碰到人類而即將消失
然而阿金卻笑了…………
那不是疏忽。銀無法和心愛的人相擁,他再怎么渴望,瑩也不會愿意,因為他曾經告訴瑩不能碰他。然而瑩不像他一樣,瑩會長大,會變老,他不可能陪伴瑩一輩子。
這是我聽過較為感動的言論,“銀在森林里生活那么長時間怎么可能分不清人類的小孩。他想要去觸碰瑩,卻又不想讓她有心里負擔。在我看來那不是疏忽,那是銀的選擇?!?br>
其實美麗的故事都是沒有結局的,只因為它沒有結局,才會更加美麗。因為無法改變事實,為減輕傷痛,我們唯有將這一切合理化,自我安慰。
但無論愛與不愛,這輩子都不會再見面了。
但那份記憶,不會隨著螢火消逝~
有時候覺得最后沒有在一起也挺好,永遠不會有那些柴米油鹽的爭吵,被那些最美好的年華溫柔的裹挾,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