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掌心 葉平安元少城同人
昭平二十三年,隆冬雪盛,朔丹再次鐵蹄南下,早有準備的大將軍武安康率三十萬大軍大敗朔丹,直搗王庭。
朔丹告降,戰事本可將歇,但大豐臣民多年來屢被朔丹侵擾,不勝其煩,朝野便有不少人不支持和談,要徹底平息邊禍。
主戰派與主和派針鋒相對,朝會上也如菜市口一般吵鬧不休,少帝猶疑不決之際,元相出面,說由他出使朔丹,解決紛爭,給天下百姓一個交待。
眾人聞言,知道元相看上去雖言辭和悅,但他可是在尸山血海里一步步從邙溝爬到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位的,盡管他現在已經兩鬢飛霜,卻誰也不敢去試他的刀鋒,便都只好攏袖不言。
回到相府,消息早已傳開。
元相知道,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在罵他呢,可是他無需在意,不管他人是何想法,見了他都只有低頭說是的份,那種別人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的日子已經離他很遠了。
出使的儀仗定在三日后出發,他親自收撿些常看的書,以打發這趟千里之程。
正皺眉徘徊在書架間,便聽外面有老婦人罵罵咧咧的聲音漸漸逼近,他苦笑,這世上,總還有讓他害怕的人。
“我看你是這勞什子相爺做得太久,都不怕被人戳脊梁骨了!你自己曾經就是拿刀跟他們拼過命的人,你不知道他們欠了咱們多少人命?你不知道多少做母親的送走了一個又一個孩子,多少年輕輕的婦人從此成了寡婦,獨守空房一輩子啊,最可憐的是沒了父親的孩子,胡生的娃要不是被你撞見了,他可不就被人給磋磨死了么?”
老太太的拐杖咚咚咚的敲著地面,元相認真聽她罵完,才抬頭笑道,“姑母,聽您老人家罵得這么爽利可真叫我放心,顧二娘的威風不減當年啊!文宇那小子的人參養榮丸沒白孝敬。”
說著去扶她,老太太卻一把甩開,仍有余怒,“你別嬉皮笑臉的,你但凡少作弄些荒唐事,我才懶得管你死活。”
她畢竟是年紀大了,喘著粗氣,卻滿是不解,越想越氣:“你說你都到了如今這位置了,還有什么值得你去算計鉆營的?它朔丹到底給了你什么好處,讓你連國仇家恨都不記得了?”
元相仍是去扶她,她卻很是固執,盯著他要一個答案:“朔丹,你到底滅不滅?”
元相這才嘆了口氣,問道:“姑母,您知道朔丹有多少人么?大大小小二十一個部落,將近五十萬人,您說要滅掉朔丹,是想怎么滅?把他們不分男女老幼全殺了?”
老太太顯然不曾想到這一層,忙道:“當然不是……”
元相接著問道:“那您說該拿他們怎么辦?把他們圈養起來,時刻監視他們的言行意動?還是發賣為奴,讓他們失去自由行動的能力?”
老太太想了想,終究說不出“好”字。
“或是設立都護府,由豐人去管轄?那朔丹人會變成什么樣呢?要永遠匍匐在我們腳下,卑躬屈膝……”元相說著說著,聲音漸漸輕了,目光也漸漸悠長,“這難道不會又是一個個邙溝,又是許許多多世世代代的賤民,您還想看到那樣的世道么……”
他頓了一頓,“若當真如此,我們豈不是又成了當年的禮宗旭之流?高高在上的去魚肉弱小,去驅使仆役……如此一來,我們操勞半生廢賤籍,平階級,不以貴賤論人命,人人有書念,個個可科考,好不容易實現的世道,算什么呢?為此送命的那些人,彩蓮,谷叔,丹心算什么呢?”
“還有平安……”他緩緩的說著,眉眼間流露出極難過的神色,“平安泉下有知,也肯定不會原諒我吧?”
他抬起頭來,吸了口氣,回憶道:“她曾問我,若是有朝一日,我坐上高寒之位心中可還會有萬民疾苦,我當時回答不了她,但,我想如果以后有一天我見了她,我可以告訴她,我的眼中始終有百姓,我始終不曾忘記我們遭遇過的一切,我始終信守著和她的約定,要讓這天下清朗,煦陽普照!”
老太太怔怔不語,聽到記憶深處的名字,想起那些爛漫的笑容,慢慢流下淚來。許久,才緩緩道:“可,那畢竟是朔丹人……”
元相輕輕搖了搖頭:“朔丹人難道就不是天下人?我想平安所說的天下,應不限于大豐一隅。如今大豐民生繁昌,我們有余力相助朔丹,又有何不可?都說朔丹人生性兇殘,可真是如此么?若不是氣候非常,食不果腹,他們未必不想安居樂業。就算他們狼子野心,可我們才是真正的虎豹!我們現在一手握著鋒利的刀,一手拿著他們想要的鹽糧,總能做成交易,總能將兩國的百姓都從戰火殺戮中解脫出來。
“只要,只要勢強的人不顧著凌弱,只要我們把別人也當成人,給人生路,予人價值,這個天下總會太平。”
說到最后,他已是喃喃自語,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
他想起當初做大理寺丞時去與杜梁談交易,杜梁戳著他的臉叫他滾,“你一個邙溝里出來的臭老鼠,憑著在戰場上拿了幾個人頭,就想在這不見刀光的權利場上談交易,你也配?!”他自來就知道自己從不被他們當成個人,當時也不覺得煎心,直到眼睜睜看著谷叔、大哥被他們面無表情的捅殺,他才覺得憤怒,直到海宜平一次次脅迫他去清理掉葉平安,他才覺得無力,直到他在那場失利的夜宴后握住她顫抖的手,他才覺得后怕……世道應該是鋤強扶弱,而不是以強凌弱。可,他們當時都太弱了啊……
“或許您不懂我,或者圣上不懂我,六部臣工不懂我,蕓蕓眾生不懂我,也沒關系……
“平安一定可以理解我。
“平安,她也一定會支持我這么做。”
平安……
從幫助邙溝人擺脫賤籍,到肅清大豐風氣,到想要天下萬民有福祉,他一直向前跑,往更廣闊的地方深耕,是為了他們共同的志向,也是因為他有那么些害怕,害怕若人真的有來生,她仍是不幸的生于貧寒之家,成為別人的魚肉,可怎么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