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
《媽媽是超人》第一季播出的時候,我追完了所有節(jié)目,節(jié)目嘉賓:賈靜雯帶著女兒咘咘,冉瑩穎帶著兩個兒子軒軒和皓皓,梅婷帶著大女兒快快,董潔帶著兒子頂頂。
追完第一季的時候,對于四位媽媽的教育方式,可謂是大跌眼鏡,也算是各有千秋。
《媽媽是超人第二季》播出的時候,我并沒有第一時間去追,而是后來無聊就看了一下。
這次節(jié)目邀請:胡可和兩個古靈精怪的兒子安吉和小魚兒,馬雅舒帶著女兒米婭和兒子愛登,伊能靜和女兒秦米粒,包文婧和女兒餃子。
看了節(jié)目發(fā)現(xiàn),有的媽媽還是新手媽媽,有的卻是育兒有方。
包文婧和餃子
第一期的時候,看著包文婧在媽媽交代她所有關(guān)于餃子的事宜的時候,我被身為姥姥的阿姨深深的感動,同時也覺得包文婧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她把孩子生下來之后,就一直由母親和阿姨帶著,自己并沒有親自帶過孩子。
參加這次節(jié)目對她來說也是一種歷練,看著餃子哭,她也哭的時候,我覺得孩子還是得自己帶,盡管后來的節(jié)目對于包文婧的印象有所改觀。
她在給父親吐槽完自己所有的委屈和身體的不適之后,父親給母親打了電話,在外地旅游的母親提前結(jié)束旅行計劃,趕回來給她做最愛吃的飯,洗好所有的水果,看著她吃,聽著她說出所有的委屈,當(dāng)包文婧起身擁抱母親的那一剎那,所有的一切都煙消云散,哪有母親不愛孩子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罷了。
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所有自以為的母親不愛自己,簡直就是睜眼說胡話。
當(dāng)看著餃子在包文婧不在家之后,和張歆藝的和諧相處,餃子盼望媽媽回家的心情,自己睡覺的孤單,以及張歆藝為讓餃子吃飯,想到的:小豬佩奇就是這么吃飯的主意,讓包文婧都大吃一驚。
當(dāng)餃子奶奶強制拿下來餃子的狗狗安撫奶嘴的時候,包文婧是糾結(jié)的,一面是最愛的孩子,一面是說的似乎很有道理的婆婆,包文婧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她覺得孩子還小,只想讓餃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想讓孩子怎么做,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這讓我想到童話大王鄭淵潔,他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而他的父親每天早上四點起床,也許這就是最好的例子吧!
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很短,轉(zhuǎn)眼間小孩就會長大,開始步入血學(xué)堂,祝愿包文婧和餃子的相處能夠越來越好。
胡可和安吉小魚兒
安吉是在參加《爸爸去哪兒》的時候被觀眾熟知的,他被稱為“東北宋仲基”,也是一個貼心的大哥哥。
胡可在教育安吉和小魚兒的問題上,還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不管是獎勵小紅花,還是讓他們兄弟自己和解,或者是在玩餃子皮的時候,兄弟倆的爭吵,她都能夠順利的解決問題。
面對胡可讓安吉和小魚兒單獨去菜場買菜的任務(wù),實際上胡可并不抱太大完成的希望,并在暗中觀察安吉的行動,結(jié)果安吉不負眾望圓滿完成任務(wù)。
安吉記住了所有要買的菜名:芹菜1根、胡蘿卜1個(買了2個)、土豆2個、雞蛋9個(全碎)、魚1條、香蕉些許、橘子些許、還額外買了兩根黃瓜。面對獨自買菜的任務(wù),安吉不僅完成的很好,還帶著弟弟一起完成了任務(wù),盡管中途小魚兒又差點走丟,還好沒丟。
為了給沙溢準(zhǔn)備生日禮物,胡可更是帶著兩個兒子提前學(xué)習(xí)魔術(shù),準(zhǔn)備節(jié)目,提前彩排,更是親自帶著孩子把一個個指示牌貼好。
看著忙碌的母子三人,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了滿滿的愛意,當(dāng)天的節(jié)目可謂是忙忙碌碌、笑料不斷,盡管沙溢最后覺得魔術(shù)是漏洞百出,但心是暖的,幸福的。
網(wǎng)絡(luò)上關(guān)于胡可和沙溢的姐弟戀段子有很多,其實生活是自己的,有時候我會覺得該是怎樣的父母,能培養(yǎng)出這么貼心的孩子,盡管偶爾也會打鬧,但畢竟還是孩子。
提起他們一家四口,嘴角就不住的上揚,祝幸福常相伴。
伊能靜和秦米粒
伊能靜是一個高齡媽媽,她說最幸運的事情是遇見秦先生,最最幸運的是為秦先生生了米粒。
關(guān)于伊能靜的育兒經(jīng),在微博就看到好多,大部分關(guān)于孩子的事情,她都親力親為。
看著節(jié)目中她沒放好米粒,讓米粒從那么高處摔下來之后,她去廚房竟然扇了自己嘴巴,這是身為一個母親的自責(zé),從那刻起她抱著米粒的手再也不愿放開,節(jié)目播出之后,她在微博告訴關(guān)心米粒的人,去醫(yī)院檢查了,沒事,主要節(jié)目組在之前布設(shè)線路的時候,在地板上有加一層軟地板。
為了米粒和秦先生能夠享受親子時光,看著她大包小包的從臺灣打包到上海,不顧自己眼睛的腫脹,一切為了家人,辛苦的忙碌著一切事宜,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盡管節(jié)目是伊能靜和米粒參加的,但不得不提到她那貼心的、紳士的大兒子哈利,在她生日的前些日子,默默的為她準(zhǔn)備生日禮物,為她寫歌,知道她喜歡浪漫,為她買花,就像疼著一位公主一樣疼著媽媽。
秦先生在談到伊能靜為家庭的付出的時候,也是心生感激,滿眼幸福。看著在離開上海前一天,為了給秦先生制造浪漫驚喜的伊能靜,辛苦逛一天街,買了所有喜歡的又物美價廉的物品,換了客廳的格局,辛苦制作的相冊,餐桌上用蠟燭擺出的心形。
每一樣都能感受到她的付出,和她對生活的熱愛,看著秦先生翻閱著相冊,記錄的一幕幕仿佛剛發(fā)生。照片不僅為了留住片刻的記憶,也是孩子長大離家之后,父母可以翻閱的記錄者和見證者。
馬雅舒和米婭愛登
當(dāng)我第一次看到馬雅舒家里沒有家具的時候,我震驚到了,她說為了孩子玩耍能夠有個寬敞的地方,所以家里一直沒有家具,但家也不像是家。
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就在地毯上鋪一層干凈的餐布,席地而坐圍合成圓,后來胡可提到?jīng)]有餐桌可能也是孩子不喜歡吃飯的原因之一,畢竟沒有那個儀式感。
想來也是,有幾戶人家能夠為了孩子不放家具的,也許在小孩的意識里,家就是游樂場,就是玩的地方,其他的概念并沒有。
當(dāng)馬雅舒的先生把家具買回家的時候,馬雅舒是崩潰的,她不能接受家里有家具,她怕孩子磕了碰了,可孩子不磕不碰就能完全健康的成長嗎?和溫室里的花朵有什么區(qū)別?父母又能養(yǎng)孩子多久呢?始終做不到一輩子。
她和先生發(fā)生爭吵,盡管她也說不能當(dāng)著孩子面吵架,當(dāng)他們坐在沙發(fā)上交流的時候,她也意識到很久沒有那樣相擁而坐了,仿佛為了孩子早已忘記了她還是妻子,而不僅僅是孩子媽媽。
也許是教育理念的不同,也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父母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卻不能為孩子承受所有。
當(dāng)她羨慕別家孩子能自己吃飯的時候,她以為到了學(xué)校有人教,實際上她錯了,當(dāng)她的朋友說出不讓孩子吃零食的時候,她退縮了,她狠不下心拒絕自己的孩子。
當(dāng)她看著胡可用獨特的方法讓米婭吃飯的時候,她也被震驚了,她以為是孩子不吃飯,其實是教育出了問題。
有時候我在想,米婭和愛登會被馬雅舒帶成什么樣子呢?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后就知道了,祝愿兩個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享受所有孩子該享受到的美好時光,而不僅僅是在溫室里成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足以說明教育是多么難的一件事情。
在這個育兒經(jīng)百出的時代;在這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時代;其實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文中寫到:孩子們該玩,卻在拼命地學(xué)習(xí);青年人該學(xué)習(xí),卻在拼命地游戲;中年人該顧惜身體,卻在拼命賺錢;老年人該頤養(yǎng)天年,卻開始拼命地健身。
最后,愿我們在每個年齡段都擁有該有的美好。
活動不容錯過,鏈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