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大三了,兩年多以來,我應該算是班里面為數不多沒有每個月為生活費發愁的人了。室友們都曾羨慕我每個月可以輕輕松松花錢不用擔心下個月的費用,有些人干脆直接論斷,我就是個富二代。
如果富二代混到我這樣的程度,要么就是他在享受基層勞動人民生活,要么就是他有一個特別摳的老爸。
我曾經對一個學弟這樣說過,大一下學期開始到現在,我已經沒有問家里要過一分錢生活費了,那你們還認為我是富二代嗎?
大學開始的時候,和很多男生一樣,一個月的生活費不會少于1000塊錢。其實我們都明白,自己也沒干什么娛樂活動,但是每個月支付寶里面的賬單就擺在那里,就是花了這么多錢。除了必要的吃飯還有一些生活用品,其他的真的是沒干什么,并且這邊消費也是很高,一碗米粉在外面那邊才三塊錢,到了這邊七塊錢起步,并且味道也是不敢恭維。
所以從大一第二學期開始,我就參加了兼職,一個時間安排比較自由的兼職。既認識了很多朋友,又能夠賺取亂花錢,且能夠打發無聊時間,相比之下,室友很多人都會在無聊時間去網吧打個游戲。
一個賺錢,一個花錢,我的經濟也就不怎么緊張了,偶爾發工資還能出去浪一把,花自己的錢去玩,即使簡單一點也更加心安理得,父母的血汗錢供我讀書已經是大恩大德,還怎么好意思伸手向他們討要自己娛樂的經費。
每次晚上下班回寢,路過寢室下面的店鋪,都喜歡買一碗米粉打包回去。一般是7塊錢,那些10多塊錢的粉一個是味道不怎么好,另一方面是舍不得花錢去嘗試。
在靠父母經濟支持的年紀,沒有那么多額外花銷去嘗試未知體驗為知,從小生活在不富裕的家庭里面的孩子都明白,追求可靠與合適永遠是我們唯一能夠接受的選擇。父母還在茍且,我們哪有能力去揮霍。
其實自大一下學期以后,我就和我爸媽說過,以后除了學費,生活費不用你們負責了。我的開銷不怎么大,屬于那種從小就不怎么對自己就亂花錢的人。買東西也是首先看價格,再看質量,超出預期估算的錢我一般不會去花。我媽以前也說過我,要我多買點水果牛奶什么的去吃,不要太省,把錢花在值得的地方就好。
大二的時候,有個室友暑假找我借錢去玩,當時我很奇怪為什么不問家里面要錢問我借錢。他的理由讓我感到和驚訝,他說我是他見過最有錢的室友。雖然不知道他是不是因為要借錢而胡編亂造幾句好聽的,但是也可以感覺到他們私底下應該也聊到過這個問題。其實之前也有人開玩笑說過,說我找到了一個好工作,輕輕松松一個月幾千塊錢工資,外加家里面的生活費,到了月末的余糧,還可以隨便養活幾個室友。
其實他們雖然每天和我住在一起,但是卻不是特別了解我的性格。當初參加兼職,完全是一種減輕家里面的經濟負擔而去的,從來沒有想過靠賺錢去過上多快活的日子,另外,家里面已經很久沒有給過我生活費用了,哪有他們說的那么富甲一方。雖然我承認,在那里賺錢確實會比他們沒有兼職沒有經濟來源的室友要過得輕松一些,但是我的錢一個是靠省,一個是靠賺,并不是他們認為的那樣高額收入加上家庭經濟支援。
當時與我一起兼職的還有一個女生,高中同學,學校也就在我旁邊。因為高中同學的緣故,兩個人關系算是蠻好的,但是女生花錢就比男生要多蠻多了,她以前羅列了一大堆接下來一個月要買的清單:化妝品,衣服,吃飯,做頭發,同學生日,和男朋友出去玩……我當時想了想,接下來一個月,她的清單里面我好像就只有吃飯這個開銷才是和她重復的。
雖然大學開銷大,但是一個人這么大了總有機會賺到錢養活自己。雖然現在日子過得拮據一點,但是相信未來還是會更加好的。很多擁有成功人生的大家都經歷過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最后才能走向人生巔峰。
就好像李連杰曾經在電視里面說過一句話: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到老了會好很多。但是我暫時還沒有考慮自己老了會怎么樣,只考慮過逐漸老去的父母會怎么樣,從前別人以父母的收入看我,以后別人會以我的收入看我的父母。現在的苦,我只想給爸爸媽媽的十年后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