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決定命運:不抱怨的世界
人是關系中最大的難題,他人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但也可能成為我們最大的挑戰。我們經常會因為正面臨的問題或突然發生的問題,或會產生負面情緒、擔擾、困擾的事都有可能影響你身邊的人。
我們試著問自己:“里面有多少問題是和別人有關的呢?” 這時你會發現,你所面臨的困擾,多半與他人有關。不論是要和你的愛人有更深層次的交流;還是要說服某個同事,讓他認同你的看法;或是讓你的孩子收拾他們的房間;或是讓商店導購了解你的需要……生活中大部分問題,都能通過與別人建立成功的、有價值的關系得以解決。即使是那些大規模、全球性的問題也不例外。我們同他人的各種關系,可以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質,也能帶來無盡的壓力;既能給我們帶來歡樂,也能帶來痛苦;既能帶來安逸和諧,也能帶來矛盾沖突;既能帶來喜樂平和,也能帶來不 安掙扎。
或許你覺得自己是關系中的受害者,無力去改善它們;或許 你覺得自己正被困在消極、不快的關系當中,無法解脫。但事實并非如此,你既非受害者,也沒有被困,你完全可以改變你與家 人、朋友、同事,甚至是萍水相逢之人的關系,并從中享受到極大的樂趣。
我們用思維創造了生活,而語言又反映了我們的思維和想法。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積極樂觀,可事實上并非如此。有時,人們覺得自己已經努力朝好的方面想了,可實際上,大多數人依舊悲觀沮喪,他們不斷地抱怨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這種消極思考的傾向,最終導致了各種令人不快的關系。
這個時代的人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莫名其妙的隨大流,為別人操心,無論自己的生活過的多么差。
相反,那些過的很好的人,卻很少的評價別人,更很少看見他們在熱點話題下瘋狂的嘩眾取寵。
那條微博沒有批評別人,因為我也曾經這樣,時常被一件熱點事情牽扯了精力,然后聊的不亦樂乎,從而忘記了自己目標。
人總容易在一片熱鬧聲中,忘記了自己本應該做什么,相反,高手之所以高,是因為他們能摒棄了一切干擾和喧嘩,一直緊盯著自己的目標。
這世界最可怕的,就是那些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而你還全然不知在熱鬧中自嗨,到頭來看到追不上了,就感嘆一句:他運氣真好。
我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叫《人類》,發現人和人細細看來外表都很像,所以,人和人最大的區別,不在外表,而是格局和思維方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的高度。
一次去南方簽售的路上,因為北京天氣惡劣,大量航班被取消,我們的航班也沒有幸免于難,瞬間,謾罵聲、嘆息聲,布滿了周圍。
憤怒中,我也跟著起了哄,空姐一副無能為力的樣子,叫來了領班,他依舊無能為力的辯解著,人們繼續跟著起哄,仿佛起哄能解決問題,這時,朋友提醒了我一句:你別跟著起哄了,起哄解決得了問題嗎?
這一句話瞬間擊中了我某根神經,我立刻轉身,沖出安檢,然后迅速的改簽到另一個航班,我們改簽時,當天最早起飛的航班,還剩最后兩張票。
當我們準備登機時,發現憤怒的人群剛剛反應過來,開始涌向改簽處,可惜的是,已經沒有了當天起飛的票了。于是,他們爆發了另一場憤怒。
在起飛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其實,雖然我們都遇到了一樣的麻煩,但取決我是否能上飛機的,不是別的,而是思維的不同:無濟于事的抱怨和當機立斷的找解決方案。
后者,是解決問題,而前者,只是爆發情緒,情緒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加深問題的復雜性。
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這樣,遇到問題時,你是選擇抱怨謾罵,還是冷靜下來思考解決方案呢。
不同的思維方式,能帶人走不同的路。
比如當遇到一個和你觀念不同的事情,你是選擇鞭撻它,還是愿意思考背后的邏輯,然后去換個角度看世界。
當遇到失利和挫折,你是愿意自怨自艾,還是愿意埋頭總結錯誤,迎接下一次的戰斗。
當遇到一件搞不懂的事情,你是愿意不停的發問,還是愿意變成一個堅實的行動派。
當遇到世界的不公平,你是愿意痛苦悲傷沮喪,還是原因相信美好,然后找到一條通往光明的路?
思路決定出路,同樣的人類,因為思路不同,才讓我們不是一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