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一:挑食、厭食、拒食
《素問太陰陽明論》說“脾與胃以膜相連”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胃為“后天之本”。若脾氣虛,運化功能減退,則會影響食物在胃的消化與吸收。故而影響食欲,從而產生挑食、厭食、拒食。
危害二:腹瀉或者便秘
小兒脾虛胃弱,胃弱則腐熟無能,脾虛則運化失健,不分清濁,水反為濕,谷反為滯,合污而下,則脾虛瀉。另外一種情況脾氣虛,食物易積滯,積而化熱,耗傷津液,腸道失潤,從而形成便秘。
危害三:體質差,容易外感。
脾氣虛,寶寶 容易積食,食積化熱,不思飲食。小兒素體臟腑嬌嫩,肺衛不固,易感外邪。兩者相合從而使肺脾兩虛,體質變弱,容易外感,多為感冒加滯。
危害四:容易咳嗽
脾氣虛會導致寶寶經常感冒。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脾虛影響到肺氣,肺氣虛易導致寶寶咳嗽。
危害五:濕氣大,易生痰《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脾臟主運化水液,脾氣虛則會使水液在體內停聚從而產生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從而使寶寶體內濕氣大,易生痰飲。
危害六:脾氣大
寶寶平時脾氣大,中醫認為這屬于脾虛肝旺,此類患兒多肺脾兩虛,土生金不足,金不克木,導致肝氣過于強盛,出現脾氣大的現象。
危害七:晚上睡覺汗出多,中醫認為脾氣具有固攝作用,除了可以固攝臟器、防止下垂外,還可以固攝津液,脾氣虛,固攝津液功能失調,寶寶便會出現多汗的癥狀。
危害八:愛流口水
中醫講“脾在液為涎”,“涎出于脾而溢于胃”寶寶脾胃不和,或者脾氣不攝,則導致涎液化生異常增多,可見口涎自出,那么寶寶就愛流口水。
危害九:疳積
脾氣虛引起運化失常,食積內停,積久成疳。孩子攝入的食物不能消化,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無法吸收,不能滿足生長發育需求最終形成疳積。而導致面黃肌瘦。
危害十:影響生長發育
這個問題也是脾虛一系列的問題中最令人擔心的,脾氣虛導致厭食、挑食、拒食,寶寶吃飯少,攝入食物的數量、質量不足,沒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參與脾胃的運化,無法為寶寶成長提供足夠的營養,從而影響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