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我們在農村老家舉行了一場熱鬧的婚禮。因古語有云,三里不同俗,所以下文寫的所有風俗傳統僅限于我們這個地方,并不是所有的農村婚禮都是這樣。給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加深一下對自己婚禮的記憶。簡單介紹一下背景(我和老公初中同學,大學畢業相戀,現在我們家鄉所屬市安家。我們倆都是農村娃,所以雙方商定,我們繼續回老家舉辦婚禮,然后回市里酒店對朋友、同事進行回請。)
因為我是女方,王先生(我老公)那邊的情況我不太清楚,就從我這邊的經歷說起吧。
結婚前一天
備席
早上七點左右,本家叔叔大爺們已經從市場上采購好宴席要用到的所有原材料,滿載而歸。八點左右,眾廚師們到位,大家開始各司其職,迅速行動起來。至于各種搭建場地,準備爐具,處理菜品。。。等等細節,略去不表。(真實情況是,我也不太懂)
離娘肉
九點左右,婆婆家派人來送豬肉,我們這兒稱之為“離娘肉”,宴席上用到的豬肉菜品都是用它制成,但是用它做的菜,我本人都不能吃。
從上午開始,鄰居們絡繹不絕地來道喜與老媽話家常,我則適時遞上瓜子糖果。很多親戚在這一天也來了,看看準備的怎么樣了,需不需要幫忙。白天,基本上沒有什么特殊,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
裝合祺(音譯)
到了晚上,本家的嬸嬸大娘們會來給我裝“合祺”(音譯),就是把媽媽給我提前買好的一些生活用品統一裝到兩個大紅盆里面,然后蓋上紅蓋頭。再把諸如羽絨被、四件套、毛毯之類的盒子外面貼上紅紙。但是,在做這些之前,她們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拿篩子篩一遍(做一下樣子,不是真的篩)o(╯□╰)o
我問為什么必須要篩一下,嬸嬸們告訴我,這是擔心我把娘家的財氣帶走,財氣是要給弟弟留下的/(ㄒoㄒ)/~~,其實知道這些都是一些重男輕女的舊習俗,我的爸媽包括奶奶都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對此舉,我也沒有太大反感。
放煙花
晚上還要在家里燃放煙花,我問老爸以前沒聽說有這個風俗啊,我爸說放煙花主要是慶祝我嫁了出去O(∩_∩)O哈哈~實際上是因為現在農村生活條件都好了,以前只有在元宵節才能看到燃放煙花,現在這種喜事放一下煙花有慶祝之意。
結婚當天
化妝
早上七點鐘起床化妝,化妝師在七點就已經到我們家(我們這兒化妝師有跟妝業務,即結婚當天負責新娘的妝容直到婚禮結束),大概九點鐘化妝穿婚紗結束。
早飯
化妝期間吃了我的早飯(姑姑們給我煮了六個雞蛋,每個雞蛋至少吃一口,還喝了用面粉和雞蛋液混合的湯),取順順當當之意。
親朋好友也是一大早就趕過來,他們在八點半左右會吃飯,饅頭加“咸湯”,“咸湯”是用肉丸、青菜、卷煎等做成。接著親朋們都會去我房間看一下我化的妝漂不漂亮,(????),然后說些祝福的話。
迎娶
大概十點左右,王先生一行就來到了。只聽見鞭炮和喇叭的聲音(我們這兒稱嗩吶為喇叭,吹奏人員是跟著王先生來的),接下來便是堵門要紅包,進門唱歌求婚的場景,這個好像都一樣。
然后到了改口的環節,在我家改口也就是王先生從今天開始要叫我爸媽為爸爸媽媽,先是由王先生給我爸媽帶上胸花,在我家院子里,我父母坐在椅子上,王先生會跪下,叫一聲爸爸磕一個頭,我爸答應一聲然后遞上紅包,同理我媽也是。
改完口就到了照全家福的時候了,先是我們一家人照,然后和親戚朋友一起照相。
這些都進行完差不多11點半左右,就要“發嫁”了。這時候我要穿著弟弟的鞋(不能把娘家的財氣、福氣帶走,道理同“篩合祺”o(╯□╰)o),由弟弟和王先生攙著走出去,弟弟一手攙著我,一手要拿著我的婚鞋,我坐到婚車上后弟弟會把婚鞋交給王先生,王先生給我穿上婚鞋后坐上婚車。對了,我的手里還拿著紅包,因為王先生的小伙伴們路上可能會給我要紅包。
婚車開始出發,我和王先生坐在車里面,前面弟弟和哥哥們總共四人,兩人提暖瓶,兩人拿杯子,意思是敬茶,路上慢點,一直到村口的位置,他們會停下來。然后囑咐一下,我們就走了。
(以前我參加同學朋友的婚禮,尤其是她們出嫁的時候我會經常控制不住掉眼淚,那時候就想我結婚的時候是不是會把妝給哭花,但事實上我并沒有,我親愛的小姨還嚇唬我,走的時候不要哭,不哭的都會幸福,哭了就會不幸福。O(∩_∩)O哈哈~其實我沒那么傷感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兩家離的比較近,可以兩邊經常走動,十分鐘就到了,實在是傷感不起來。我爸媽也沒有表現出傷感的情緒,因為他們知道,我一會還要回來一趟,O )
婚禮
路上,王先生的兄弟們果然搶完了紅包并把我的婚鞋脫掉,到家的時候,婆婆要給他們紅包把鞋子要回來,我才能下車。因為王先生家這邊也是用的婚慶公司,所以婚禮由司儀主持,期間也是由我改口,但是我不用跪下,直接叫爸媽就可以,然后會給我紅包。其他的流程和城市里的婚禮沒有什么區別,交杯酒啊、送捧花啊,照全家福啊。。。
回門
結婚典禮完畢,化妝師會給我改一下妝,換一套禮服,這時候弟弟和一位本家的哥哥還有小侄兒就到婆婆家了,他們會拿來兩捆甘蔗,婆婆這邊會留下一捆,還回去一捆,拿著婆婆備好的禮物我就跟著回娘家了。到家的時候,這邊的宴席已經結束了,親戚們有的回家,有的在家里聊天。我拿著媽媽提前給王先生買好的鞋,又跟著弟弟、哥哥和侄子回了婆家,這算是他們又把我送了過來。
敬酒
回來的時候,婆家的酒席也開始了,我和王先生會挨桌敬酒,有媒人席,娘家席,朋友席,親戚席。。。我們這兒的敬酒習俗是新人只敬不喝。
送親友
宴席結束后,王先生這邊就開始準備安排車輛送客,先送我的娘家人(本家大伯叔叔們),我們一邊往門外送,大伯會給我說,要勤快些,要孝順公婆。。。我就點頭答應。然后其他的親戚就是站一下,說一聲慢著點,大家就走了。弟弟在走的時候,會過來跟我公婆說幾句話,比如,如果我哪里做的不好的地方,請他們二老擔待之類的,說著說著弟弟就哭了,然后我也哭了,那是我那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掉眼淚,公婆也很理解弟弟的心情,王先生說他姐姐出嫁的時候他也是這樣的,我看著他此時也眼含熱淚。幸運的是,我和弟弟在市里的房子也在一個小區,可以經常見到。
吃長壽面
晚上的時候,婆婆會給我和王先生做長壽面吃(面條、鹽、蔥之類的是由我家帶來的)。
點長明燈
到了傍晚的時候要點上我帶來的蠟燭,即長明燈,長長久久之意,這個蠟燭不能人為吹滅,必須讓它自然燃燒完畢。同時打開我帶來的臺燈,同理晚上也是不能關掉,必須第二天早上才可以關掉。
鋪床鋪
結婚當天鋪床鋪也是有講究的,要由近門的嫂子們鋪被子和褥子,而且套被罩的時候要往里面放干棗,花生,桂圓瓜子之類的。一邊套一邊念念有詞,具體說了什么我不記得了,大概是早生貴子一類的吉祥話。被子和褥子、床單和被罩要用婆婆家這邊準備的,枕頭呢,必須是我從娘家帶來的,而且這個枕套必須由我來套。
終于可以休息了
忙了一天,大家都累了,終于可以洗刷休息了。到這里我覺得各位朋友們可能都看累了,當時忙忙碌碌一天,身在其中倒沒覺得,現在想想,結婚可是真心累啊。
感謝大家看我的這些婚姻流水,因為當時時間太緊,事情太多,根本沒有什么讓人思考的時間,該怎么做,做什么,全是有規定的。現在只是寫出來,分享給大家看。因為有很多是我們當地的一些固有風俗,可能不會符合每個人的價值觀,希望理解。而且,這僅僅是我自己的經歷,我僅還原當時的情景,并不代表現在的農村婚禮都是這樣的。O(∩_∩)O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