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練習第23篇# 千字寫作練習并沒有停止,雖然不是天天在寫,但距離上一篇1月4日發布的,中間隔了5篇沒有發布 —— 是因為羞于發布 —— 深深地覺得自己寫的東西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花了一些時間調整,現在又卷土重來了。
今天這篇文章,是萬維鋼專欄第二季關于“好運氣”的幾篇文章(日課043-046)的總結。不再是像以前那樣,依次打開每篇文章,摘抄重要的段落標題和重點章節,而是先鋪開一張紙,從萬老師的日課預告開始,弄清楚萬老師提出的問題,看他的解決思路,在紙上先理一個思想脈絡,然后才來動筆寫。這樣確實需要花很多時間,但誰叫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不夠強呢,就當是練習了。
在日課預告里,萬老師說到在第一季專欄中解讀過的一本書:《成功與運氣》,作者羅伯特·弗蘭克從裁判員視角來解讀運氣,解決社會應該怎么對待成功人士運氣的問題。萬老師想探討地更接地氣一點:作為參賽選手,怎樣擁有好運氣?由此,有幾個必須需要回答的問題:
1. 號稱讓人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則靠譜嗎?
2. 普通人和高手怎樣看待運氣?
3. 能夠有好運氣的性格。
4. 怎樣制造好運氣/改善自己的運氣?
下面來一一解答:
1. “吸引力”法則靠譜嗎?
張德芬有一本影響非常大的書,叫做《遇見未知的自己》,里面有一個非常耳熟能詳、經常被各種雞湯文引用的觀點:當你真心想要一件東西的時候,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但實驗結果表明:只想象好的結果帶來的其實是負能量,想象做事的過程才能帶來好的結果。前者更像是精神鴉片,后者是實實在在的模擬訓練。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看的那本《WOOP思維心理學》,里面有很多實驗也提到:單純地想象好的結果并不會為事情帶來好的改變。比如一個實驗是讓減肥的女士們分成兩組,一組想象自己減肥成功后的景象,一組不想結果、只想減肥。結果想象減肥成功的那一組沒有不想象的那組減掉的磅數多。書中給出的結論是:想象美好結果會麻痹大腦,大腦會覺得那就是已有事實。這跟萬老師說的“精神鴉片”高度吻合。)
2. 普通人和高手怎樣看待運氣?
普通人就真的以為是運氣,高手則認為是概率,系統化對待運氣 —— 只要系統合理,不在乎具體事件的偶爾波動,相信長期一定會贏。
那怎樣像高手一樣建立概率系統?首先一定要確保自己不是別人系統中的一個角色(比如一個發掘有足球天賦少年的教練,就不可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個球員身上,這個時候你就千萬不要只是一個受訓的少年);其次就是心態:心如止水,不一驚一乍,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
3. 代表好運氣的性格有哪些?
中國人認為“運氣”是一種屬性,有人天生運氣好,有人不好。所以中國人常說“有福之人”和“無福之人”。西方人則認為運氣可以隨時變化:可能這幾天運氣好,過幾天就不好了。但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似乎都有這樣的一種現象:只要相信運氣是人身上的一個特性,認為自己好運就真的能擁有好運氣。
運氣好的人有三個性格特征:
a. 外向:喜歡跟陌生人聊天,總能注意到有意思的人,能從聊天中獲得信息;外向的人也可以讓別人主動找到他;
b. 開放:開放的人愿意嘗試新東西,沒那么害怕風險;
c. 神經質程度低:沒有容易焦慮、緊張、嫉妒等負面情緒,做事情非常放松。
這些性格特征其實指向的是:跳出自己的主觀視角,隨時留意到周圍事物的價值。
4. 怎樣制造好運氣/改善自己的運氣?
a. 多參加一些新活動,體驗新東西(別一天到晚只干自己那點工作)
b. 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認為有意思的東西就大膽探索
c. 要樂觀,相信自己的好運氣,敢于嘗試
d. 要善于在壞事中發現好事
綜合起來,說的其實是創造力、發現機會和敢于行動。所以說,好機會往往是自己主動找出來的,不是全宇宙聯合起來送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