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簡單。
看了你就懂了。
時間:2016年4月下旬。
地點:魔都。
人物:一個剛畢業的毛頭姑娘。
事件起因:收到面試通知,前來接受暴風雨的洗禮。
事件經過:(其實這個開頭是4月寫的了,那時感觸頗深,卻因為一堆瑣事擱置了,如今翻出來,往事依舊歷歷在目。)
那是來魔都的第四天,夸張一點講,已然覺得自己是半個上海人了,不會說上海話也聽不懂上海話的那種。
虹口區。寶山區。徐匯區。靜安區。閘北區。
十六分之五。
一號線。三號線。四號線。七號線。八號線。十號線。
十四分之六,約一下,七分之三。
地鐵費100塊。行走步數10萬+。
這些地點與數據,將一個路癡變成了一個會看地圖的路癡。
附上我的部分血淚史,后來嫌太丟人了就沒再繼續記錄了。
對于一個不分東西南北甚至有時連上下左右都會搞混的骨灰級路癡,手機地圖絕對是個好東西,因為對于一個不會思考的路癡,你只要跟著他走就能到達目的地,這是一個多么神圣的存在。雖然它有時會把你帶到溝里去,但總比你靠自己一條溝都找不到的好。
地圖在手,天下我有。手機爆內存也不會卸載的軟件。
回到正題。
為何如此勞碌奔波,我想應該很容易猜到,一個剛畢業又考研失敗的人能干啥——找工作的同時找房子,找房子的同時找工作。
兩者難度:公認的五星級。
但我的經歷告訴我,后者更難。
前者如果你的能力在,實際上很容易,畢竟有一個固定的地點作為你的目標,只要朝著它不停進發就行了。沒能力就另說了,就算沒能力,洗碗總會吧,“餓不死”真的挺簡單的,不信你穿得破破爛爛蓬頭垢面蹲大馬路邊試試。而后者,一提到這個傷感的話題,就不禁想感嘆,天下之大竟無安身之處啊。
便宜的,環境差設施差還處在偏遠地區,反之,價格貴,房子也不見得有多好,但是絕不是一個剛畢業身無分文的學生承受得起的。
你會因為價格低向條件差妥協,而絕不會因為條件好而接受高價格。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跟我是一個想法。
我不想住在宮殿里但每天卻只能吃青菜饅頭,我想過的是住在茅草房里也能大口吃魚大口吃肉的生活。
有人和我一樣嗎?還是完全相反。
不管一不一樣,我,最后,違背初衷選擇了后者。
因為,老天爺在這時給我送來了一個室友。
房子住的好不好,生活過的開不開心,跟身邊有沒有人有太大的關系了。
所以,“陪伴”,讓我妥協。
“是否有人合租”這個條件比房子本身相關因素的影響還大,這個條件影響的是你的主觀。這個條件決定了下班回家后是否有人和你聊聊喜歡的偶像吐槽事兒媽的上司,周末了是否有人一起逛逛超市做做飯改善一下伙食……有太多的事由兩個人去完成才更有意義才能成為回憶。
有人陪伴的生活會讓你對生活和未來充滿熱情和希望,反之,你會感到疲憊,就算死命堅持,也是一種折磨。
在找到房子之前,我住在青旅,每天60+的房費。剛開始那幾天,住的是六人間,其實定的是八人間,但因為我運氣好來的時候八人間滿了便給我安排了六人間,后來本來定的五天時間住滿了但房子還沒找到,沒辦法只好續房,然后搬到了八人間。
數字上,八只比六多了個二,可在環境上,堪稱云泥之別。一下從寬敞明亮的六人間跌落到擁擠灰暗的八人間,我的內心是拒絕的,可摸了摸只有身份證和余額最多500的銀行卡,我選擇了接受。
這也成為了我后來被室友說服租一個環境稍微好一點的房子的原因之一。
這是我第一次住青旅,以前常常聽人說,于自己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在六人間的那幾天,和下鋪的一個妹子聊過幾句,也是來找工作的,但我每天7點回來的時候她都已經在床上躺著了,很好奇她為何如此輕松,她說先玩幾天再說,但是在一個沒有面試的早晨,我醒來,她就走了。我一臉懵逼。
在八人間的那幾天。我進去的時候剛好只有一個空位了,靠近門口,一個個的行李箱堆了滿地,很像常住在這里的,幸好我只背了一個書包,是的,那時候的我,并沒有信心自己能留在魔都,所以一切從簡,輕裝上陣。對面的妹子坐在床上啃包子,問我吃不吃,我說謝謝不用,她突然自己坦白說包子是昨晚買的都冷了,我心里吐槽應該都硬了吧,嘴上留德,那就不要吃啦。她還是啃的津津有味,說,沒事,我喜歡吃包子。我無言以對。
這段時間,我算是知道了“東奔西跑”的含義,用形容詞解釋一下就是:筋疲力盡、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也是這段短短的一周,我對魔都有了深刻的認識。
基本上無論去哪兒都可以用地鐵解決,地鐵解決不了的,公交作為輔助,所以我至今沒打過起價就14塊的的士。
食物偏甜,以致于我一個四川人來了一周就瘦了2斤,千叮嚀萬囑咐做菜師傅給我多加點辣椒一定要多加點辣椒,最終那晚甜的膩人的炒面進了我室友的肚中。
附送討要辣椒辛酸史。
這真真是最深刻的認識。
我用7天認清了一座城,同時被他征服,或者說我主動屈服更適合。我從未這么快熟悉一座城市,我在四川生活了19年,對它的認識都沒有對只呆了7天的上海多。
事件結果:在室友爸爸找的中介的幫助下,租到了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整租房。
反思:
租房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考驗人的事情。
是它,讓我不翻閱歷史書不查百科,就學會了如何在一座陌生城市的夾縫中生存。
是它,讓我經歷了太多曾經我只在小說讀到過的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那一刻只有一個感受,這樣的事竟是真的存在并且會發生的。
人,只有真正踏入社會,才會學會生活,生存著且活下去。
現在的我,住著每個月房租超過1500的房子,還不包括水電網費,八月還有五天才過去,而電費已經超200了,空調整夜整夜的開著的后果。八月的魔都,實在是太熱了,熱得我打壞了兩把傘,穿壞了兩雙涼鞋,最可怕的是還曬黑了兩個度,我白皙又滑嫩的皮膚啊,一去不復返。
每天回到家后,就開始一天份的吐槽。
關于擠地鐵。
“今天地鐵上又有人吵架!”
“我早上又被踩了!”
“今天又坐過站了!”
“我終于找到規律了,只要能在7點42到地鐵站,站在地鐵等候口,就不那么擠了?!?/p>
“今天又有人抓住了變態?!?/p>
……
關于工作。
“今天啥事都沒有,好他喵無聊。”
“今天工作好多,累死老子了?!?/p>
“做的比牛多,拿的比雞少。”
……
關于同事。
“同事A居然也是從武漢過來的……”
“我們組只有我一個女生?!?/p>
“同事不是結婚了就是有女朋友了。”
……
不吐槽,人生還有什么意義。
最后,誠摯地附上幾條忠告。
1.絕對不要和上海婆婆爺爺多說一句話,坐地鐵千萬不要和他們擠,你擠不過的,這是忠告啊忠告。也不要試圖和他們討價還價,你的賣可憐得不到他們絲毫的同情心。
2.能找到10點上班的工作最好,不然你就要忍受每天被擠成沙丁魚罐頭的早班地鐵。
3.如果你是嗜辣之人,請一定常備辣椒。
4.氣候偏濕,有條件就熬熬薏仁水,沒條件就買薏仁粉。
5.租房千萬不要找中介,千萬不要找中介,給你說個血的教訓你就不會找了,我們付了1150的中介費。(因為最重要所以放在最后)
后記:其實過程很復雜,我從簡了寫,盡量對我的憤怒和悲哀輕描淡寫,只概括了最重要的部分,我在克制著自己,因為一旦話嘮起來就得朝萬字上跑了,而這么長又都是口水話的文章誰都不喜看,可我實在還是想寫出來,抽個空擺擺,時間若過去太久我也怕忘了,忘記那段時間的艱辛,忘記曾經自己有多拼命,然后忘記該如何向前進。
暫且到此為止,有待補充,歡迎大家與我探討租房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