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美團創始人王興接到了一條來自獵頭的短信:“王總您好,想邀請您作為萬達電商CEO的職位,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接觸一下?”這條有著語法錯誤的消息讓王興哭笑不得:“聽說萬達給的薪水很高,想想還有一點小激動?!?/p>
高薪挖人是萬達電商給互聯網行業的最深印象,但除此之外,很難有人能說出運營了5年的萬達互聯網業務究竟做了什么,只有頻繁更換的CEO、與騰訊、百度無疾而終的合作和缺乏影響力的產品。
業務多元化一直是萬達集團的重要策略,比如在文化娛樂、百貨、旅游、影視等領域的突飛猛進,而萬達有意電商這樣的新興業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接近萬達的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當年5月左右萬達就已經開始組建O2O體系。
彼時,萬達主營業務商業地產正面臨嚴峻挑戰,重資產、租金回報率低,況且萬達已經基本覆蓋了所有重點城市,業務基本飽和。這時有高強現金流、高流量的電商業務進入了萬達的視野,這也被萬達視為下一個轉型的重要抓手。
但在運作了四年之后,形勢急轉直下,萬達電商2016年被合并進入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新任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總裁曲德君公開表示:“萬達從來沒說過要做電商,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很早就說過,萬達做的不是電商,既不是淘寶,也不是京東,是一個完全創新的東西?!币酝踅×趾婉R云(微博)的“億元賭局”為始,以“從來沒說過要做電商”為終,萬達的名字在中國電商圈里就如同永遠被等待的“戈多”。
5年連換3個CEO,戰略搖擺不定,萬達在互聯網業務上的突破甚至不如獨自闖蕩打拼的王思聰,資源和財力雄厚的萬達究竟為何沒有做成電商?而在曲德君的治理下,萬達的互聯網業務又將如何開啟新的轉型?
五年五個方向,萬達電商學費昂貴
萬達初涉電商的2012年正是中國電商行業的多事之秋:阿里的雙十一雖然達到了191億,但虛假發貨、刷單、中小商戶盈利難的問題正在困擾這家未來的超級巨頭;京東還沒有上市,年底雖然完成了一筆4億美元的融資,但卻被稱估值進一步降低,物流的高額投入也沒有看出回報;同樣從線下轉型而來的蘇寧正處于轉型陣痛期;唯品會 則被媒體稱為流血上市。
但就是這些正處于融資困難、盈利能力不強時期的電商,給了實體商業重重一擊。2012年后,傳統零售業不得不開始面對困局,擁抱互聯網成為大勢所趨,“萬達現在的模式盈利能力很差,所以必須要尋求電商業務的幫助?!狈治鋈耸恐赋?。
萬達的電商夢想瞄向了這時最火熱的話題:O2O。
“當時電商都在追求規模化,用戶數量和日活是最關鍵的指標,而萬達因為萬達廣場,擁有相當精準和活躍的龐大用戶。所以最初的想法就是利用這些線下用戶,來給萬達的線上業務導流,至于為什么導流到線上或者到了線上能做什么,萬達方面并沒有做太深的思考?!眳⑴c萬達電商最初期構架的早期管理人員張明對騰訊科技表示。
萬達的第一版電商平臺做得并不順利,其功能嚴重依賴萬達原有的業務,很難向更大的市場推廣。
2014年,在引入騰訊百度建立合資公司之后,萬達有了新的想法。根據騰百萬三家合作協議,這三家巨頭將會員打通,建立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融合,以圖將騰訊、百度的會員導流過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生態圈。
但一直以來,飛凡的會員只能用手機號進行注冊,騰訊和百度的協同效應并未展現。
張明對騰訊科技表示:“此時萬達的想法已經從原來的導流變為了數據二次開發,以前萬達自身的積分體系和會員體系做的并不好,萬達和用戶之間的直接接觸基本為0。會員體系或許能夠幫助萬達直接接觸用戶,而數據的挖掘分析,當時也是零售業的熱點。”
不過,萬達電商也沒有在這個領域堅持太久,很快在新任CEO董策的指揮下,萬達電商管理層主要目標變成了智能廣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