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乍一看到這個標題的人,點進來,都會想罵我,會直接說:說這句話的你,就是最自私的人!
我不否認你,也不反駁你,畢竟隔著這層屏幕,你我誰都不認識誰,所以你罵我,我并不會少根頭發少塊肉。
但我依舊會說,自私是美德。
最近喜馬拉雅上有個很火的90后青年,他叫孫宇晨,開了一個節目叫通向財富自由革命之路。他提到了很多觀點,很尖銳,引發巨大的討論,我聽了也一直在反思,他所說的,是不是我們當前的現狀?他說他一直覺得中國人從來都沒活明白過,而且還一直陷入怪圈之中。結婚,買房,買車,不管自身現狀如何,就從眾地一窩蜂上。他提倡做個精致的個人主義者。
同時,他提出一個“三不”主義,即三十歲之前不買車,不買房,不結婚。先暫且不評價他這觀點好與壞,但他確實指出了當前中國大部分人的現狀,從沒活明白過。這是大實話。我自己回想過去二十年,我承認我似乎真的從來沒有活明白過。我當聽話的乖孩子,認真的好學生,按部就班的升初中高中大學,然后趕在大齡前結婚生子,從沒想過,這真是自己想要的嗎?我們又為何如此匆忙?要趕在三十歲之前功成名就,結婚生子,有房有車。就好像有人在趕殺我們似的,我們要趕在沒落在別人身后的情況下,安全抵達一片大家都在的陸地。而從不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其實,財富自由之路,說白了,更多的是自身精神的自由與獨立。我們要為自己而活,滿足自己的需要,然后取悅自己。
父母經常喜歡對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為你好。”我一直非常反感這句話。事實上,他們真的是為我們好嗎?他們說要好好讀書,考上一個好大學,如果是985或者211,他們就更高興了。但很多時候,他們是為了掩飾內心的失落,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也許,看到這里,一些人就又會跳出來說,看看你說的這些,你就是個不孝的人,或者是家庭不和諧,所以才這樣說。但實際上相反,我的家庭非常和諧,而且我是個家庭觀念非常重的人。重大節日,我一定盡量回家和家人吃一頓飯,親人生日,我一定會買禮物。這不是說我要表現我有多大的孝心,我只是處于悅己的目的。我只知道,我做這些,內心很快樂,覺得很滿足,所以我就做了。
但我不想被他們的想法所綁架。所以我跟我媽說,我如果三十歲之前沒結婚你也別催我,更不許叫我去相親,沒遇到那個想共度一生的人,我是不會結婚的。到時候,我選擇什么樣的人共度一生,家庭條件好壞與否,你都不要多加干涉。你要尊重我的選擇,因為最后幸不幸福,都是我自己作出的選擇而已。并且,我完成義務教育,讀完大學,你們對我的義務早就完成了,你們可以按自己想要的生活了,而不要說要為了孩子,你就要犧牲什么。這個不是無私,是一種情感上的綁架。我跟我父母說完,他們都沒說話,陷入了沉思。我想也許在我提出之前,他們從來沒想過這些,也從沒想過要為自己而活。
社會傳統觀念是要無私,要作出貢獻,但我說,這只是偽善的無私。甚至他們只是偽君子,自己一個勁兒地讓別人無私,自己卻獲得了他人的私。
我之所以會寫下這篇文章,提出對自私的思考,是看到連岳老師在公眾號發表的《自私是美德》的文章。他說有的人就會說了,自私美德,那么盜竊、搶劫和強奸就對了?都是為了滿足自私!世界上的確會有這樣的罪犯,但只會越來越少,因為犯罪的成本越來越高,往往面對的是雙倍懲罰。滿足了自己的自私偷殺搶掠,短期來看,獲利了,但長期來說,卻太不劃算。所以他說道:
我自私,也得尊重他人的自私,如果我侵犯他人的“私”(身體、財產),那我就保不住自己的“私”。
一針見血。尤其現在處于市場經濟形勢下,一個自私的人,為了無止境地滿足自己的私,要更好的房子,更豪華的車,更多的錢,他最好的做法是讓他人得到滿足,讓人心甘情愿為他的產品和服務付錢。這就是市場運行的原理,自私的人為了獲得自己更大的利,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所以自私無害有益。
轉變觀念是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是違背傳統的標準答案。因為要站在所有人的對立面。但跨出這一步,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之前,我一直是個善解人意,大家眼里“懂事”的女生,經常是為了讓父母高興老師喜歡,犧牲了很多自己應有的權利。我哥卻相反。他是個大人眼中的“頭疼”小孩。他經常想要新衣服,想要名牌鞋子,就直接說或直接買,爸媽往往會說他很會花錢,但因此并沒有損失,只是被說而已,反而他獲得了新鞋子新衣服。因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
后來,我也一直想辦法改變自己的現狀,做出行動都以滿足自己為首要前提,不在乎他人所做的評價,只要我高興。并真切地傾聽自己的聲音,自己想要什么就去做。
接著,我獲得了一個全新的自我。
比如年初,從住了大半年的單位集體宿舍搬出來,因為住的不開心,擁擠又嘈雜,干脆自己多花點錢租了個一室一廳。同事背后說我不知好歹,說有的單位都不提供住宿,你可倒好,免費的不住,還另花錢租房子住。我無所謂,也不理會。
一個人住也總是被問,你一個人不覺得孤單嗎?不害怕嗎?干嘛不合租?我總是耐心回答,不孤單,不害怕,我把自己安排的很好,所以很充實很滿足。不合租因為不想磨合,并且我只想周末和下班回來的每個晚上都是自己的。不用交際,不用應酬,身心都屬于自己。但是,他們卻總認為你很可憐,覺得你沒有人陪伴,什么都一個人,獨來獨往。我無法理解也不想辯解,但卻總覺得,孤單是常態,即使你在一群人的狂歡之中你也可能會感到孤獨…并且自己滿足自己的精神世界與生活,又有什么不好?只是很多人都不懂。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為自己而活過,從不問問自己內心喜歡的是什么。當然感同身受這件事情從來都很難做到的,所以最后也就不需要別人的理解了。
終此一生,我只要能夠擺脫他人的期待,做自己就好了。
九月份,趁著放假,又來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個人,沒做攻略,買了一張飛機票,就去了云南。自己一個人玩的特別開心。路上也遇到很多同齡的小伙伴,嘻嘻鬧鬧,好不歡樂。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自己,肆意又自由。
我現在一個人覺得很自由,前所未有的自由,身、心上的。以前都不是為自己而活,很多東西都下意識的壓抑,沒有表達自己的愿望,更沒有這樣隨性,也談不上自不自由,現在才是自己的。什么都是自己的,工作是,生活也是,身心更是。
就如連岳老師說,在目前的現實生活中,說一個人自私,仍是貶意。說一個人不自私,無私,仍是褒義。當這個世界價值觀黑白顛倒時,活在其中的人,如若誠實,就會精神分裂,因為真實的人性和宣講的教條是違背的。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單純的人,黑是黑,白是白。所以我覺得自私才自由!只要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恢復了一絲對自私的好感,估計你就會認同我說的,自私是美德。
自私是美德。滿足了自己的利,才會為了自己更大的私與他人合作,互幫互助,這才是良性的世界,并恢復了真實的人性。
最后,我想說,寫下這篇文章,我就是自私的,想獲得關注,想被更多人看到,想獲得你們的認同……我不否認。如果你們認同,我覺得世界又進了一步,我又幫助了一個人獲得自我。但即使沒有獲得這些,我也不 care,反正我寫文章是想表達,傳達觀念,高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