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搞清楚一件事情,我觀察到周圍現象的變化,是大眾變化的現象,還是自身年齡和圈子改變而產生變化的現象,比如說:90后抽煙喝酒的比例很低;比如說關心健身的人增多。不過即使是后者,其中也有可挖掘的點。
2. 共享單車繼續火爆,除了緩解交通壓力外,還可以產生就業機會,比如『幾十萬量訂單救活了一家自行車生產企業』,李總理如是說,所以行情還會繼續。
3. 觀察到人們選擇車型的一個分界點,之前ofo紅包加好騎,不到1元錢,人們優先選擇ofo,現在有兩點改變:1. ofo推出了座位低卻難騎的小車(和700bike合作) 2. 摩拜推出了0.5元騎車,相同條件下摩拜更便宜(領紅包是有操作成本的)。
4. 審美最終傾向是比拼錢多,流行的都是有錢人先開始的。當然審美另一點是稀缺性,這樣一想有錢人也是稀缺(這是一個比例)。
5. 微博爆料倒逼整治的事例越來越多,穿山甲事件、麗江旅游打人事件等等,這些變化大概率會衍生新的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