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記
偷得五日閑,飛來桂林游。
數(shù)萬青山立,山歌水上揚。
第一日——途中
一大早,收拾好行囊,便出發(fā)了。兩個多小時,才趕到機場。飛行了約莫三個小時,才落地。
空中漫步
那遠(yuǎn)處的海洋,
與天相接,
白色的浪層疊涌來,
這里是冰雪的世界
云,很輕,
就那么飄啊飄,
像是仙氣噴吐,
一口接一口
一圈接著一圈,一疊接著一疊,
卷曲著,盤旋著;
翻滾著,流動著,
一浪接著一浪,一垛接著一垛
這邊是浪,那邊是天
乘坐大巴車,到了南寧東,還有時間,索性吃了午飯。吃得是面食,云吞就像是平常吃的餛飩。說來也巧,趕上“雙十一”,沒想到店家竟然有活動——贈送了一小袋掛面,名曰“百年掛面”。唔,等回家嘗……
等著坐高鐵到了桂林的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民宿不是很遠(yuǎn),徒步一千米左右,中間還經(jīng)過了一條小河,說來也不小了,河岸上亮起彩燈,很美。岸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第二日——行程第一天
這邊的天黑的遲,亮的也遲。迷迷糊糊中醒來,看到天色朦朧,不見太陽的身影。帶著阿姨熱情的“早上好”,我們出了門。吃過早餐,開始沿著小河邊散步。河邊,不少的人在釣魚,很悠閑,很愜意。
今天是同男友的一友人有約。友人還未到。我們便“沿河”漫步。走著走著,便不再是河,而是江了。江的盛大規(guī)模今天是未能見到,誰要我們正趕上的是枯水期呢,因而頗為遺憾。路過象鼻山景區(qū),未能買票,只好繼續(xù)前行。誰知,走了沒一會兒,居然可以下到石灘上,隔著一條不算寬的江水,遙望象鼻山,看到了那長長的、在飲水的鼻子。水,只有那么淺淺的一灘,周邊盡數(shù)是石頭,大的小的,圓的扁的。踩在上面,不穩(wěn),要是遇到有泥有水的石頭,還容易滑倒。灘上很多人,除了游客外,不少當(dāng)?shù)厝嗽趽炻萁z。不得不慨嘆男友的眼神特別好,那么小的蝦、那么小的螺絲都能在擱淺的黑乎乎的水坑里看到。
江水中有人游泳,那么一個黑腦袋在江水中沉沉浮浮;江上還有人垂釣,甚有意思的是此人是坐在水中的。
江風(fēng)吹過,絲絲涼爽,伸出手環(huán)住男友的腰,心底很是滿足。
走到逍遙樓附近的時候,友人將至——高高瘦瘦的美女一枚。三人結(jié)伴同行,吃過飯后,散步,散著散著就到了友人學(xué)校的一個校區(qū),這校區(qū)也是一個景區(qū)。走過很有年代感的明城墻,借友人之光,我們沒有買門票進(jìn)了這靖江王府。(門票還挺貴,一百二一人)。進(jìn)來,滿眼都是明黃色,我乍以為自己走進(jìn)了寺院。因著沒買票的緣故,看殿門的兩個懶懶的守衛(wèi)也不搭理我們,又有厚厚的簾子遮擋,沒能看到里面的風(fēng)景。之后,府中隨意走了走,男友給普及了個小知識——大小三元。之后,便開始登獨秀峰。獨秀峰不是很高,取一枝獨秀之意吧,整個王府中唯此一峰,后來聽導(dǎo)游說桂林房子不是很高,普遍不超過獨秀峰的高度,皆因獨秀峰下是一條龍脈。“壓住龍脈可就不好了”。清代詩人袁枚寫詩贊道:“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形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登峰、下峰實是很累。大概是我缺少鍛煉吧!腿僵硬,略酸。峰頂有一觀景臺,站在那里,可一窺桂林概貌——低壓壓的房、連綿的山。那里有架望遠(yuǎn)鏡。上面附有二維碼。一游客掃了掃,沒想到是要錢的,一分鐘三塊錢,五分鐘十塊錢。游客吃了一驚,然后笑了笑,大概付了錢吧,移動望遠(yuǎn)鏡,看了起來。游客走后,男友上前,也不知看到了什么。我隨手截了過來,竟看到了住宅樓里的人家(好尷尬),再一看的時候,便只能看到自己的眼皮了。
夜晚,友人帶我們逛了兩江四湖——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和木龍湖,它們構(gòu)成了桂林環(huán)城水系。紅的、綠的、黃的、藍(lán)的……多彩的燈照耀在清澈的水面上,熠熠生輝。水中有一處小島,島上樹木粗壯繁茂,乍一看去,恍如是到了“鳥的天堂”。走進(jìn)來,卻沒聽到鳥叫聲。于一亭中小憩,聽到游船鳴笛的聲音,游船一艘接著一艘,緩緩行過,岸上有人朝船上的人打招呼。
第三日——團游第一天
搭上團游的車,導(dǎo)游蠻逗的,路過桃花江的時候,他說“想要走桃花運的人可以用江水洗洗手,不過我就得洗一洗澡才能行了”,話落,我們捧腹大笑。第一站先去了象鼻山景區(qū),相比昨日的遠(yuǎn)看,今日得以近距離觀看。與昨日并無多大差別,就是大了不少!哈哈!
隨后,便開始了竹筏漂流。從楊堤到馬山。因楊堤村后有一山形似羊蹄,原取名為羊蹄村。后人認(rèn)為村名羊蹄太俗,遂以羊蹄2字諧音改稱楊堤,即垂楊拂堤之意。竹筏漂流,我以為是那種露天的,我可以站著感受竹筏在水中的流動,誰知不是,我只能老老實實地坐在那里,看兩邊的山景。水很清澈,清到見底。男友指著前面的大拐彎處對我說:“那里的水深。”等到了那里,我低頭一看,果然!看不到了江底!行了一會兒,才又重新看到清澈的鵝卵石。我看山如水,江看山成影。可惜的是,此行,沒找到九馬畫山。雖然出發(fā)前,導(dǎo)游有介紹過九馬畫山的來由——相傳九匹馬本是天宮神馬,趁齊天大圣孫悟空任“弼馬溫”時看管不嚴(yán),便偷下凡間。不巧在漓江邊飲水時,被一畫工看見,畫工想描繪下來,結(jié)果馬群受驚,慌亂中誤入石壁而永留人間。由于它們均為神所變,因而形態(tài)莫測,難以辨認(rèn),所以歷代流傳這樣的歌謠:“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幾多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狀元郎。”
下了竹筏,又坐了游船。說實在的,游船有點low。但我還是非常happy,激情不減!有座比較特別的山峰,看上去像是一條魚——魚尾、魚身、魚鰭、還有魚頭。我看著倒像是兩條魚在么么噠(*  ̄3)(ε ̄ *)。之后便是20元的風(fēng)景。有不少人拿出20元紙幣來比照山峰,蠻有意思。我也說不清自己是看到了還是沒看到。桂林山多,要想?yún)^(qū)分,離不開個人的想象力。這邊的水還好,還是有一定深度的,青山的影子悠悠的倒映在江水上,隨風(fēng)浮動,隨水漂流,相映成趣。
隨后去了興坪古鎮(zhèn),老街長長,古巷深深。也許是在淡季,不是很熱鬧。這個相比云南的喜洲古鎮(zhèn)差了些。倒是路過了一個古戲臺。
夜晚的時候,我們?nèi)タ础队∠蟆⑷恪贰2坏貌粸橹潎@!很多人說看不懂,其實根本就沒有用心在看,心不在焉,草草一覽,早早退場。表演是在江面上的,非常奇怪他們是如何在江面上“如履平地”的。像一群群歡快多彩的魚兒,一會兒游這邊,又像是一只只訓(xùn)練有素的魚鷹,一會兒飛到那邊。民族山歌貫穿始終,各色燈交相輝映。開始,男女對唱山歌,這是少數(shù)民族相親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就是導(dǎo)游所說的拋繡球。接著,是漁民帶著肩上的魚鷹,體現(xiàn)的是早期人們以打漁為生的生活狀況。后面,是少數(shù)民族娶親的場景。最惹人注意的是月亮上的漫舞。月亮是掛在船上的;美人是在月亮之上的。薄紗下,曼妙的身軀隨歌舞動。后來聽導(dǎo)游阿哥說,最開始的時候,美人是全裸出鏡的,這象征著少數(shù)民族對女性的尊重。舞去歌散人未盡……其中一頭老牛一頭小牛那個我沒能看明白,后來聽阿哥說,這是少數(shù)民族的“彩禮”。牛,是代表著勞動力。女兒嫁出去,就意味著家中少了一個勞動力,于是夫家就給一頭牛,女兒嫁過去生兒育女,于是就又加了一頭小牛。
阿哥說,女兒家是非常寶貴的,要想娶女孩子,少年夜晚就要帶著三個寶去爬樹“拜訪”姑娘咯。所謂三寶,即骨頭,蓑衣,定情信物。骨頭是用來喂狗的,蓑衣是給自己穿的,定情信物是給姑娘的。想聽故事的可以搜一搜。
第四日——團游第二天
馬嶺鼓寨。一眼看去,一座座獨具民族風(fēng)味的吊腳樓相毗鄰,樓是木制的,除了有固定的木樁外,整個房子是懸空的,下面放有土石。我們進(jìn)到一家,聽阿嫂(頭上插有銀梳子的是阿嫂,沒有的就是阿妹)講侗族的一些民俗文化。阿嫂喜歡那男朋友說笑——戴眼鏡的,一看就是有知識的,這里的阿妹最喜歡了。見到阿妹可不要笑哦!你要是朝著阿妹笑,阿妹會以為你對她有意思,就會把你搶回家的喲!不過阿妹是不會要“二手貨”的……我們看到的應(yīng)該是只有一層的。沒有看到有二層、三層。當(dāng)然,這里最突出的就是銀飾了,想想,大概是19元一克的。小貴了些。走出銀飾坊,外面是一座小木亭,男友撫著欄桿說:“幾乎是不用釘子的,差不多都是卯榫嵌合。”
之后,去了銀子巖。戲說——“游了銀子巖,一世不缺錢”。銀子巖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內(nèi)匯集了不同地質(zhì)年代發(fā)育生長的鐘乳石,晶瑩剔透,可謂是鬼斧神工。洞中有三寶:一是佛祖論經(jīng),如來佛祖盤腿高坐在佛堂上宣講佛經(jīng),眾多弟子洗耳恭聽;二是混元珍珠傘,傳說這把神傘能收妖鎮(zhèn)怪,特別有意思的是它中間大兩頭小的,此種結(jié)構(gòu)為未解之謎。三是獨柱擎天,柱子是真正的“頂天立地”。因空間角度原因,未能拍到全景。與之比有一“神奇雙柱”,“頂天而不立地”,是并列生長在一起的懸掛雙柱。最后出來的時候,我非要從那財神爺手中搶奪元寶,搶一搶財運。(* ̄? ̄*)
最后一站,徒步遇龍河。說起來,好寒酸。枯水期,著實讓此風(fēng)景少了一番韻味。
第五日……返程
看到網(wǎng)上對此航空的評價有些不堪,心里頗為擔(dān)憂。但,事實上飛機行駛平穩(wěn),行李幫忙免費辦理了托運,提供免費礦泉水,餐費倒是需要自費的。與別家不同的是,這家飛行前的演示不是通過屏幕的,而是真人上陣,由一位帥氣的小哥親自示范。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