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舍爺南下采春茶,臨出發前,給在了如三舍看大門的本“小學僧”留了作業:看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寫篇關于古代中國人衣食住行的文章。
“舍爺什么時候也改青春偶像唯美玄幻風格了?!”
平日里看門、掃地、搬瓷器的小學僧,開始追劇、追星、忙截圖……
1天時間,猛拉進度條,狂追43集,為此劇超200億的網絡點擊量貢獻了43個點擊……雖然沒太搞清白淺(楊冪)與夜華(趙又廷),鳳九(迪麗熱巴)與東華帝君(高偉光)之間的故事,但還是趕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結局前,找到了片中之于中國傳統文化風十個有褒有貶的亮點。
一、天界的“跪坐”、人間的“垂足”
片中天界的眾神,于席塌上,基本采用盤腿或跪坐的方式。而在人間,像皇上(東華帝君)的書房中,都是在椅凳上的“垂足”坐。
小學僧說:兩周秦漢時期,家具的形制低矮,人們以席地跪坐、或箕踞(雙腿左右岔開)為主。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隨著佛教及少數民族對中原文化的影響,人們的坐姿和家具均發生變化,家具逐漸變高,席地與垂足開始并行。宋元明清時,高型家具占為主導,垂足也完全替代席地坐成為主流。
片中通過家具、坐姿來區分天界和人間,一方面與席地時代漆木家具的“貴族化”,而垂足時代的家具日趨“平民世俗化”,席地時代的家具更能體現天界的“非人間煙火”之氣有關;另一方面,跪坐相比垂足能夠滿足天神特別需要的“示敬”和儀式感。
關于席地時代的跪坐,在大紫明宮大殿里,翼君對司音和令羽說:“你們外族人,坐便是坐,偏要跪坐,大大方方坐下”。二人馬上兩腿岔開——改為箕踞。
小學僧說:席地時代的人采用跪坐,與當時的下裝不完備有關。漢代以前合襠褲還沒有流行,多為只有褲管的脛衣(開襠褲),跪坐時裳裙前擺會將下身擋住,這樣較為得體。
寫到這里,一定會有人問小學僧,坐地上沒有椅子的靠背可以依靠,時間一長累了怎么辦?席地時代便出現、供人在席或榻上依靠之用的憑幾,是席地時代的“扶手”。
片中對于席地時代家具的展示,除了憑幾外,還有各式漆木座屏、榻、柵足案。雖然片中的家具道具,有些在細節上想象過于豐富,但基本上還是貼近真實地還原了席地時代中國人的家具風貌。
二、翼君的鹿角桌,故宮的鹿角椅
還是在翼君大殿里,平日對于動物犄角有特殊癖好的小學僧,一眼就發現翼君這個土豪用的案幾腿足是模仿鹿角造型的!
道具中出現模仿鹿角的案幾,是道具組YY的?從席地時代的存世家具實物,或者壁畫、畫像石里沒有發現,但是在垂足時代真的有——故宮清代鹿角椅。
小學僧說:故宮的鹿角椅,是用清代康熙皇帝親獵之鹿的全角和黃花梨木制成,圈椅造型,除椅盤、大邊、抹頭和靠背板使用黃花梨材外,其余構件均用鹿角。將游牧民族驍勇、彪悍元素融入進傳統家具造型設計,或者直接借鑒其民族家具風格,在中國家具史中,有像晉作家具里的遼金風器型,以及胡床交椅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翼君宮殿出現彪悍民族風的鹿角案幾,凸顯了翼君鋒芒外露的“殺氣”。
三、鳳九的人間寢宮與宋人家居風
熟悉乾隆各種肖像圖的同學,看了鳳九在人間的寢宮,一定會有似曾相識之感——這個場景就是《弘歷鑒古圖》里描繪空間的“簡配版”。
《弘歷鑒古圖》模仿了《宋人人物畫冊》中宋代士大夫的生活場景,對比下鳳九的“簡配版”宋代空間,里面保留了畫作中的箱式壸門牙床(榻),以及牙床后面的山水畫(兩幅畫采用的是大座屏中間鑲嵌畫芯的做法,電視劇中則簡化為貼墻硬木框掛畫)。
在牙床的一端,擺放有鑲嵌山水畫的座屏。這個場景同樣借鑒了宋人的另一幅傳世名作——《槐蔭消夏圖》。
小學僧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劇沒有具體的年代設定,但根據劇中一閃而過的官員帶“翅”的官帽,和部分類似于鳳九人間寢宮這樣的場景判斷,如果硬要給這部玄幻劇人間部分制定時代,像宋也像明。
帶有畫作的座屏,對于宋人來說,既有遮蔽隱私的使用功能,其也符合了宋人所熱衷的“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的文化趣味。劇中鳳九的人間寢宮和東華帝君的書房,均對于宋人的“四般閑事”有所體現。
四、關于家具陳設和其他道具的一些常識
幾乎每一部涉及古代歷史文化的影視作品,都存在一些道具上的穿幫或者瑕疵。《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本小學僧就在下面一一指出此劇涉及家具及道具常識方面的問題,有褒有貶才能進步嘛!
先說天上,靈寶天尊在天界的浴池邊上,擺放了一張帶有“床頭”的榻,搭上布料后,很有現代一頭翹起的“沙灘椅”感覺!
小學僧說:古代家具有沒有這種類型的?必須有!宋代有一種放置在床塌上的靠背——“養和”,“采松樛枝作曲幾以靠背”。
元明時期,在養和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獨立的“醉床”和“倚床”(扶手式躺椅),仇英的《飲中八仙歌圖卷》中便出現有這種倚床。
到了清代,既有放在床、炕上的的“靠背”,也有更接近片中“沙灘椅”的器物——美人榻。
美人榻,也是一頭翹起,但多是腿足類型家具,而不是箱式,片中這種造型過于超前了。箱式家具多是無圍子或三面圍子,單面類似“床頭”的圍子,幾乎沒有。如果下回哪個劇組再想制作古代的“沙灘椅”,不妨參考下這些器物。
東華帝君在天界拿著一只類似釉上彩的瓷杯云:“這蓮雕得不堪入眼”,天君在旁云:“著彩上釉這等事情……”。
小學僧說:東華帝君在劇中口誤了,應是“這蓮繪得不堪入眼”。古代陶瓷有沒有“雕”的紋飾?有,比如中國北方磁州、定窯等在胎釉上采用劃花、剔花和刻花技法裝飾的紋飾,都可以算是東華帝君口中的“雕”。瓷器裝飾,彩繪就是彩繪,印花就是印花、劃花就是劃花、刻花就是刻花,不能混為一談。
再回到人間,東華帝君的后宮水榭中,家具道具無論在制作和搭配陳設上,都有較為明顯的常識錯誤。
小學僧說:明清時期宮廷家具的制作極為講究,特別是清宮廷重雕工的家具,講究正、背、左、右,均要滿雕的“四面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豪奢的雕花。片中這個鏡頭,扶手椅光禿禿的靠背板背面無任何雕飾,這種椅子很難匹配東華帝君的身份。
另外古代家具的搭配與陳設,講究色澤和形制上的統一,片中水榭的這個場景,圓臺、秀墩是深色,邊上的扶手椅則是淺色;形制上,圓臺是三彎腿,而遠端的花幾和扶手椅的腿足明顯沒有中心圓臺這樣夸張。
片中還有一些像壺嘴對人、用墓室中的畫像磚石做桌面的小問題,這都是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同學需要注意的常識問題。
五、白淺的臥室,中國人的“吉祥”
“四海八荒第一美女”的白淺在人間的臥室,不僅有顏值,還有很深厚的吉祥文化。床榻空間的裝飾與東華帝君的宋風類似,屏風式山水畫外加箱式榻。但在榻的前面出現了一個明清時期室內裝飾的重要構件——鏤空冰裂紋花罩。
在白淺的“梳妝臺”——夾頭榫平頭案上擺放著鏡架、官皮箱和首飾盒。后面很長的夾頭榫翹頭案上,擺放有兩個紅釉瓷瓶和一個云石面的小座屏,這種搭配方式,在中國古代有平安之講(屏和瓶諧音“平”,案諧音“安”)。
小學僧說:案上擺放瓷器、座屏寓意“平安”的做法,在中國古代還有很多不同的搭配方式,像上海博物館明式家具空間,一平頭案、一云石面座屏、一青花帽筒,有“一生平安”之講。故宮壽康宮內,案上擺有粉彩百鹿瓶和座鐘,取“終生平安”、“福祿平安”之意。
六、為什么楊冪不適合用梅瓶“對瓶吹”
三生三世四十多集看下來,楊冪給小學僧最直觀的感覺三個字——真能喝!而且是換著杯子喝,不帶重樣的!細數下楊冪用過喝酒、喝茶、喝忘情藥的杯子,論材質有漆器、青銅、陶瓷,論器型有爵、盞、杯、尊、瓶。
楊冪在劇中的能喝除了體現在花式秀各種器具外,還有她拿著梅瓶“對瓶吹”的豪邁!
小學僧說:按照傳統古裝電視劇里能夠彰顯酒量之大、豪飲之氣“喝半碗、灑半碗”的慣例,素有“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痩骨相稱”之稱的梅瓶,“對瓶吹太慢”并且不容易“灑出酒”,氣勢明顯不足。中國北方窯口有很多黑瓷或醬釉大碗,喝起來氣勢驚人,楊冪下次再花式秀杯,不妨試試大碗。
七、坐擁多件鈞瓷的土豪東華帝君
如果讓小學僧給三生三世里這些人物的身家排個座次,那必須是坐擁多件鈞瓷和單色釉瓷的東華帝君:在圓臺和翹頭案上陳列疑似鈞瓷罐。
小學僧說:對于“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鈞瓷來講,片子里的這些道具瓷自然沒法和傳世之器相比,但是準確選用單色釉瓷,而沒有出現清代的粉彩瓷,與人物設定的年代基本相符,這點非常值得肯定。
八、楊冪的香爐
追劇像小學僧一樣認真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伴隨楊冪出鏡最多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種酒杯外,就屬各種擺放在案幾上的香爐了。比如在昆侖虛,每個案幾上都擺放有流行于漢代的博山爐。
小學僧說:古人很喜歡熏香,因為熏香有提神醒腦、潔室殺蟲等很多功效。古人的熏香器具也很多,比如劇中的這種博山爐。博山爐的爐體與青銅器里的豆相似,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其材質既有青銅,也有陶瓷器。
九、三生三世里的青銅重器
作為跨越千年的玄幻神劇,道具器物一定少不了最能夠代表中華文明的青銅器。小學僧在下面例舉兩種在劇中頻繁出現,確有真實原型的青銅道具。
十、十里桃花、萬家酒店
老鳳凰在漫長的歲月中一顆一顆種下十里桃林,醉酒的白淺在桃林里與夜華相遇……天天在了如三舍看門掃地的小學僧一看這場景,就想破門而去……但一想到舍爺的表情,還是算了。十里桃花,在三生三世里,也在詩詞畫作中。
唐時汪倫相邀李白來家中小住,寫下“這里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不妨擇日光臨寒舍共賞桃花,共謀一醉”的請帖。李白這個負心漢,杜甫為他寫了那么多首詩他都不care,卻只顧著這個叫汪倫的家伙。在游歷過汪倫家“十里外山坡上的一棵桃樹”后,臨別時寫下《贈汪倫》,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傳世千載(杜少陵情何以堪)!
十里桃花,有汪倫的詼諧,也有存于畫作中的大美。
結語
文章快寫完了,突然想起之前舍爺曾經對本小學僧提出的一個問題:“怎么才能讓現代的年輕人接受中國傳統文化?”開始沒找到答案,直到拖著進度條看完這四十多集才明白:如果玄幻劇可以比歷史正劇更能吸引年輕人,那我們不如就多拍一些像三生三世這樣的片子,把中國古代這些傳統的器物和文化植入進去,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年輕人。”
誰說玄幻就沒有歷史?愛情就拍不出傳統文化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