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工作黨的作息時間也許是這樣的:
6:30-7:00 之間起床洗漱
7:00-8:30 吃早飯并趕到公司
8:30-9:00 準備工作或者已經開始工作
9:00-11:30 忙碌一上午
11:30-13:00 午飯和午休
13:00-18:00 忙碌一下午
18:00-19:30 坐車回家并吃晚飯
19:30-11:30 加班或者一天僅有的娛樂時間
12:00 左右準備睡覺
第二天重復,重復,直到周五
而一年中至少有200多天是這樣度過的,很現實的說,這就是工作,也是生活
如果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又該怎樣去尋得幾分樂趣,來填滿這大片大片的無味時光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份工作于己而言到底適不適合,這關系到后面能不能在這份工作中找到樂趣的一個前提
下面這兩段話很有意思
“我們的老板希望我們變得更加的積極主動,并不意味著我們一定會出于實用的目的去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相反,在這種情況下,實用性適應的真正意義是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我們。”
“如果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迫使自己適應那些情境,最終我們會崩潰。除了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心理創傷,我們也保不住那份工作。”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判斷一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1
現在這份工作是因為什么原因吸引我的,并值得我為它奮斗?
生生萬物,有始有終,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每件事、每樣東西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原因。一份讓自己朝九晚五,甚至犧牲睡眠時間的工作肯定有讓自己留戀的地方,可能是出于發自內心的喜歡,可能是出于公司薪資待遇特別好,當然也不排除是被迫無奈的得過且過。只有弄明白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考慮自己工作的目地究竟是為了什么。
2
自己究竟想過怎樣的生活,現在的工作能滿足我過那樣的生活嗎?
要想獲得改變自己現狀的秘訣有四句話可以記住“這輩子到底想要什么,現在能夠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又應該做什么”只有這樣的心理暗示才能讓自己走出舒適區。一份工作看起來只是為了養活自己,但是更深刻的來說,它關乎到未來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生活狀態,千萬不要成了“今天你對他愛理不理,明天他讓你高攀不起”,然后是后悔不已
3
現在的工作使我快樂嗎,能讓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個人精神得到升華的嗎?
也許這個問題對很多人而言都是隔靴捎癢的吧,從小到大的教育一直都在談什么實現個人價值啦,樹立宏偉目標啦,漸漸的也就覺得這是政治思想教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罷了。然而,過了數十年才看清了問題后面的本質,生命存在的真正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生存,還有不斷的思考與覺醒,發現那微薄之力下的一點點價值。當然,這種價值并不分遠大或者渺小,也不分崇高卑賤,只是心底想要的那個東西,工作便是這種價值的一種體現
如果這三個問題都弄清楚了,也許便能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是什么以及現在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自己,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ps:很抱歉應該告訴你怎樣在工作中尋找樂趣的,只是提筆便覺得這是個很大的題目,是周圍同事包括朋友都可能想要答案的問題,便先從讓工作煩悶枯燥的本質原因是什么入手,下篇我們再具體談談找樂子的辦法(畢竟一次看個幾千字長文是需要耐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