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遇見
今天去福州出差,上了火車,一個帥氣的小伙兒坐在我的身邊,他一路很安靜,帶著耳機聽音樂、看看視頻,見我打開電腦做ppt,他好奇地偏過頭來,瞥了瞥我在做什么,但并不一直盯著看,是一個有分寸感的年輕人。乘警來查票,我無意中看到了他放在小桌板上的車票,他到“涇縣”下,這是個我沒有聽說過的地名,我還看到了他的學生證,上面印著“XXXX大學”的校徽。
02 規劃
下午,備課完畢,職業病犯了的我想聽聽他對學校生涯規劃課程的看法,于是主動找他聊天。
聊天中我了解到,他現在大一,學的是經管類專業,未來想進入金融行業的投資銀行工作,大學期間,他準備努力爭取保送985/211高校的經管類研究生,他家在安徽,未來可以去上海尋找這方面的工作機會。
我問他,是不是大部分同學都像他一樣對自己的職業方向想得這么清楚,他說自己宿舍的同學基本都有清晰的規劃,同宿舍的同學里,有兩個已經申請了大三去英國交換的項目,有一個準備申請美國常青藤學校的碩士項目,他則準備在國內讀研究生。
小伙子說,他所在的學校保研率不高,只有10%,如果想要保送到更好的學校就需要更加努力,提到這件事情時,他看上去有點壓力,他說,如果大一大二成績不夠理想,那就在大三的時候拼一年準備考研。我問他在學校的生活忙不忙,他嘆了口氣說,在學校的生活很忙,同學們都很拼,每天平均睡眠只有6個小時,宿舍熄燈之后,大家都會打開床頭的充電臺燈繼續讀書,到了考試周,基本上沒有睡眠。
我記得在前兩年在朋友圈里瘋傳一篇文章《哈佛大學凌晨四點半的景象》,文中把中國大學生和美國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做了對比,給出了一個結論是,中國學生不如美國學生勤奮,雖然后來我們都知道這篇文章的內容并不完全真實,卻沒有人為中國大學生的勤奮好學正名。今天,當我遇到這位同學,了解到他們現在的學校生活,真想為他們的勤奮點贊,其實我當年讀大學的時候也沒有他們這么拼,至少我每天還是睡了8個小時的~~
03 學習
接下來,我又問他怎么評價學校的課程,他并沒有直接回答,他說,在大學里的學習和中學不同,主要靠自學,聽課不是最主要的學習方式,老師講課如果不錯就聽聽,很多時候還是依靠自己主動學習。
我問他喜歡什么樣風格的老師,他說喜歡在課前認真準備、課程上有創新的老師,有些老師講課講了好多年,同一門課程上了5次,甚至10次,如果不能在授課上有創新,每次上課只是重復舊的內容,照本宣科,這種課程實際上幫助不大,當遇到這樣的老師,他就會選擇逃課,干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說到這里,他臉上露出了孩子氣的笑容,畢竟他還不到二十歲。
談到大學期間在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方面的安排,他說,這類課程在他們學校是選修課,他并不準備上生涯規劃和就業方面的課,而是準備選創新創業課程,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生涯已經規劃得很清楚了,對于創新創業的內容他比較感興趣。(作為一個生涯規劃師,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這時,他看著我說了一句話:“上大學就是為了就業。”這句話讓我對他刮目相看,他還這么年輕,對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就有了清晰的定見,雖然他對于金融行業的了解可能還不深入,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些只是時間問題。
04 道別
談話還沒結束,廣播里忽然提示“涇縣”到了,他立刻拿了行李,和我道別匆匆離開了。
看著他的背影,我感到后生可畏,如果同學們都能像他一樣想得這么清楚,那還要我們生涯規劃師干嗎?生涯規劃課也不用在大學里開了,呵呵。
05 結語
當然了,政治正確的說法是,如果同學們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有明確的想法,這恰恰說明我們的生涯教育,尤其是在中小學階段的生涯教育真正實現了社會化、全程化,在同學們上大學之前就解決了職業定位的問題,在大學里面就可以為自己未來的職業做全面的準備了。
未來的某一天,如果因為這個原因,生涯規劃師這個職業消失了,我也會帶著欣慰的心情轉行,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