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睜開眼,打開手機,今天的日期映入眼簾:9月23日,也是農歷秋分。秋天就這么躲在逐漸變涼的天氣中來到了我們身邊。好像從古代開始,中國人對于日子就有一種獨到的見解。
記得小時候和奶奶一起住在鄉下的小平房里,客廳的墻上總是掛著厚厚的一本日歷,每天奶奶都會翻一頁,正好對上當天的日期。上面具體有哪些內容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記得上排顯眼的紅色大字是農歷日期,下排會標注“宜”和“忌”,小時候不明白這二字的內容,只是覺得有些神秘,后來看電視劇才知道,這表示當天適宜進行的活動和最好別進行的事情。
在我眼中,日子一直是個奇妙的東西。小時候當有人問起我的生日,我都會習慣性的說起陽歷,媽媽用在一旁補充到:陰歷二月初一。在我家這邊,人們習慣說陰歷生日。而我一直也沒搞清楚,這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為什么同一天會有兩個叫法呢?而在后來很多年過生日的時候,我的陰歷陽歷生日竟然又不是一天了!到現在,我對于這兩種日子的說法還是懵懵懂懂,有時候還是會反應不過來。
而老一輩的人,對陰歷,也就是農歷非常的在意。昨天洗衣服時和朋友閑聊,聊到她哥哥的婚期,好像是農歷九月十六。我們想了很久,都沒算出那是陽歷的幾月幾日。只好拿出手機翻看日歷,很快找到了對應日期。我又一次跟她感慨:不管現在是孩子滿月,還是結婚搬家,家里的老人都得挑個好日子,看看哪一天合適,才會定下來。很少有人不看日子直接敲定置辦的。她也表示贊同。
沒有老人不在意日子,這是從古以來傳承下來的習俗,也是中國的傳統。看來我得好好研究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