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不斷上升 去年買的衣服已經穿不下了
煙癮越來越大,不光抽壞身體,也花了不少錢
一天玩手機的時間那么多,不如拿點時間來學習,充實自己
工作太無聊了,學一個新技能,為人生做一些改變
每隔一段時間,人們都會有新的計劃,新的目標,特別是,到了一個新的城市,新的工作崗位, 新的一年, 或是遇到什么挫折自己想通了,
「如果你想讓上帝發笑,請告訴他你的各種計劃」
定目標時的激情,幻想,信誓旦旦,仿佛要開始減肥的你已經有了六塊腹肌,馬甲線,
大腦喜歡自我欺騙,自動腦補的功能非常強大,比如: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 「漢字序順并不一定影閱響讀 」 大腦自動補成正確語義,當你看到三根并非連續的線條,你會將其 補成一個三角形
同樣我們大腦強大的處理能力,會影響到你實現目標,當你寫下「我要減肥10斤的計劃時」大腦就自動腦補,既然你沒有指定在什么時間,以什么樣的方式完成,呢么大腦干脆以為完成了,將其丟進記憶深層.
一個目標剛開始時:信心十足,覺得這次肯定能成功,
? ? 一個星期以后;? 感覺好難`````````
? ? ? ? 一個月后? ;? 算了,以后有時間,有能力再來.
如此如此的反復,
「人最不必要的就是用一次次的失敗,向別人證明自己能力不夠,意志力不強」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
用「執行意圖」? 執行意圖是:認知心理學家彼得·戈爾維策(Peter Gollwitzer),研究并提出的理念.他認為,既然人類腦補的功能如此強大,為什么不能反過來利用他呢?
彼得·戈爾維策和他的同事維羅妮卡·布蘭德斯坦特發現,一旦下定決心去實現某個目標,為了實現此目標而制訂明確的計劃將有助于采取行動、克服障礙。在一次以大學生為測試對象的研究中,他們給被測試者布置了一個棘手的任務:圣誕夜過后兩天提交一份假期情況的報告。他們要求其中一半學生詳細說出自己將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寫報告(亦即做出明確的計劃);而另一半學生則沒有這個要求。結果,在將時間地點方式制定了明確計劃的被測試者中,有71%的人給研究人員寄回了報告,而沒有明確計劃的被測試者里,只有32%寄回了報告。“制訂計劃”這一個簡簡單單的行為,在此過程中充當了自我調控工具,在幫助達成目標這件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執行意圖」怎么用?
彼得·戈爾維策將:我要減肥? 我要學英語? 我要****? 這類的目標稱為「目標意圖」? 而「執行意圖」是將我要這個句式,替換成? 「如果````````就」
第一步:將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比如將減十斤的目標分解成一個星期2.5斤,
一個星期2.5斤就會變成一個比較容實現的目標,然后用 「心理對比」來增加自己的信心
第二步:寫下計劃
今天的愿望:今天晚上跑步四十分鐘
最佳結果? ; 明天早上起來體重瘦了0.2千克
? ? 障? 礙? ? ;下班后回家很累
計劃:?
? ? ? ? 如果:7點到家時已經很累
? ? ? ? ? ? ? ? (情況.時間地點)? ? ? ? ? ?
? ? ? ? ? 那么:我就換上鞋子出去跑步? ? ? ?
? ? ? ? ? ? ? ? ? ? ? (行動)
執行意圖有兩個重點:
1.任務必須分解的足夠小,在我們能力范圍之內,再高那么一點點.目的是讓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去完成,并且在完成后能獲得即時的反饋,產生滿足感
2.找到最根本的障礙:減肥對于吃的欲望,學習時對于,輸出的恐懼,如果能利用好第一點,你就能慢慢的找到滿足感,來幫你克服最根本的障礙.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經驗使自己能更準確地評估自己面對挑戰的能力與增加自信成功的訣竅在于行動之前做足了準備----蔡志忠
為什么執行意圖會有效果?
1.用預先制定好的方案來應對,
執行意圖在頭腦中將未來和障礙聯系到了一起,從而從認知層面上,讓你做好實現愿望的準備,如果障礙出現,能從預先制定的方案去應對,
2.利用大腦自動腦補的功能
如果七點到家時很累,那么我就去跑步,? 七點到家這個情景還未發生,你的大腦就不會以為指令已經完成,它像上了膛的子彈,讓你不得不對此加以關注
3.心理對比
執行意圖一定要配合心理對比來用,心理對比的作用是評估這個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如果能,更有動力,? 比如我是個跑步新手,在沒有進行心理對比的情況下,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如果今天回家很累,我就去跑十公里,? ? 那么這個目標就很有可能失敗,因為對于新手來說,十公里這個目標太大了,根本完不成.
但是如果是你能夠完成的目標? 如三公里? ,在執行意圖的幫助下? 你就能就能大大的提高行動力。
如果說你的身體里存在兩種勢力
積極努力代表:正義?
墮落放縱代表:邪惡
兩軍交戰往往都是邪惡勢力占據上風
而「執行意圖」就是幫助你打敗邪惡勢力的秘密武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