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是別人的故鄉
我的故鄉在遠方人的心里
去年年底打算去趟云南旅游,因為身體的原因,后來將旅行計劃定在今年五一或者十一。眼看就到4月中旬,五一假期越來越近,荷爾蒙混著春天的氣息滋生,三天的時間,去哪里旅游好呢?
昨天跟一個朋友葉子吃中飯,聊了聊工作近況后問她,五一有什么計劃?
她反問我:你怎么計劃?
于是我便滔滔不絕,說我想去云南,想去西藏,想去太多太多的地方,想想自己在陌生的路上,路的盡頭沿著天上的春光照下來,各種故事正在發生,說著說著,我自己都被感動了。
葉子表情卻有些掛不住:“真是想不明白,為什么總是想著看外面的風景呢,我就想回家,老家的五月景色好得很”。
我白了他一眼。嫌棄不懂我。
她定了定神說: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我呢,回家是越來越感覺到父母老了,倒不全是家里的景色真比外面好,我們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去行走遠方,但是陪父母的次數,過一天,就少一次。
葉子的回答像深圳昨天的狂風暴雨打中我心里。
我上次回家,還是在去年十一的時候。父母總會問,打算什么時候回啊,我呢,除了確實忙沒有假期外,還因為藏著心里旅行的夢。“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些至理名言,對于我這種文藝女青年來說,燒香拜佛視為真理。遠方有太多的未知性探索可以讓人像毒癮一樣欲罷不能。但我們經常忽略一個真相。父母想要你去看世界,同時他們希望能見到你。
對,我就這樣心甘情愿的被葉子說服,不在嚷嚷著行走在遠方的路上。
自從工作以來,每日上班,下班著忙碌,去熟悉每個路過的城市,陌生的街道,陌生的面孔,接觸了世界各地的朋友,身臨其境心儀的景點,鄉愁只能在時光里封藏,在夜里被風吹散,發酵蔓延。
我記得,故鄉有條綿長的路,經過很多雙腳的丈量,車輪的碾壓,已經變得非常的硬實。夕陽下,我和小伙伴用成長的每一步,點數著學校和家的距離,目光延伸,家的裊裊炊煙令人歡悅。每天在這條小路上晃晃悠悠,歡笑過,打架過,悲傷過。冬天里,滾雪球舉著火把上學,夏天放肆的追著太陽奔跑。雨天里,泥水弄臟了我們的白布鞋,我們始終是那群泥孩子。
故鄉還有一條細長的河,蜿蜒在大片的水稻田中。河的兩岸是青青的水草。兒時,我們總是在這里放牛,或站在田埂上,或嘻戲在河流里捕魚,抓螃蟹。小腳丫在清澈流動的河水里,蕩出漣漪,藍天白云,垂柳倒映,蛙叫蟬鳴,構成故鄉獨特的丹青水墨畫。經常聽到老師家長的叮囑:“不要玩水”,但是轉眼,就在河水里玩鬧,因為我們是打心里熱愛這條河流呀~
我的故鄉有2口井,一口井提供飲用水,另一口井水則是洗衣洗菜用。養育了全村幾十戶人家。井里長滿了綠苔,井水則冬暖夏涼,最熱鬧的是早上和晚上,前來挑水的人絡繹不絕,大家圍在井邊洗菜,洗衣,打水道家常,一片歡聲笑語,把本來平淡的生活過得如此詩情畫意,這2口井把村莊人所有心思都裝進了他心口,隨著時間飛逝,他們更像一對經歷滄桑的老夫妻,不辭嬴病臥殘陽,守望在村口,牽掛故鄉的每一位游子和歸人。
故鄉有一片山。山上種滿了茶葉,春天萬物復蘇,主旋律響起,小鳥兒歌唱,花兒在春風里曼舞,太陽出來,光芒萬丈的照著大地,小伙伴脫去冬日沉沉的冬裝,開始上山打筍,采厥,1,2個小時,收獲頗豐,當然,我一直都不是采得最多的一個,卻是最積極的一個。山上還會有各種野味,烏泡子,牛奶果,茶樹炮,蘑菇,一樹樹的映山紅,和漫山遍野的梨花,橘樹。現在四月,又到了可以在春光里肆意奔跑的時候了。
故鄉,有一群可愛的人。這里的女人柔情似水,有的豪情奔放,有的男人憨厚如石,有的幽默風趣,故鄉的人是淳樸團結的。村里有個現象,一旦某戶家里有什么喜事,白事,全村人都會過來幫忙,哀事一起渡難關,喜事一起分享。我記得有年,因為車禍,肇事司機跑了,對于我們這個貧困家庭實在無法支撐高昂的醫藥費,幸好有這一群可愛的人們,給我了幫助,我才有機會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
故鄉有我可愛的父母,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在農間把我養大。如今,父母親皺紋縱橫交錯的臉上,留下的不僅僅是歲月的痕跡,更是年歲的艱辛。母親的嘮叨里全是溫暖的情愫,父親的沉默里盡是無聲的摯愛。
想到這里,我還沒有什么理由每次嚷著去外地旅行?
盡管為了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我把生活留給了遠方
但,始終,遠方是別人的故鄉。
我的故鄉在遠方人的心里。
終因選擇了遠方的山長水遠
才知道,故鄉是溫暖長情的風景。
趁著有假期,本來生活在遠方的你,該回趟家了,回家,是心靈修行的旅行,也是旅行中最美的風景。在青山綠水間,把車水馬龍換成陌上小道,把霧霾超標換成純凈空氣,把普通話洋文換成最熟悉的鄉音,把lucy Catherine?換成翠花和大胖妹,從高檔咖啡到泡一杯母親親手摘的綠茶。好好感受故鄉的人,曾經的路和鄉音。
不管到那里,我終相信,再美的旅行也敵不了故鄉!
文章為仟自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