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第十二章
上一章,老子講了有無之辯,有和無其實是一樣重要的,大家只看到有,沒有看到無,所以老子著重講了一下無。
老子雖然對蠢人們不屑多說,但至少還是把道理簡單地講給人們聽了,至于懂不懂,那不關他的事了,不像莊子,從頭嘲諷到尾,你們一群蠢貨。
這一章,老子講了五色、五音、五味,講了馳騁畋獵和難得之貨,講了這些物質和精神的追求,本來這些都是好東西,但這也會帶來壞的一面,辯證嘛,時時提醒人們別忽視了容易忽視的一面,圣人應該過上極簡生活,認識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
五色另人目盲
色本指顏氣,并非特指人,萬物皆有。五色是青赤白黑黃,五種正色,這里也指精美的服飾和物品,總體而言是指視覺享受。
太過于癡迷五色,會讓人無法認清世界質樸的本來面貌,于是就像一個瞎子一樣。
五音令人耳聾
五音,宮商角徵羽,這里指過于癡迷于聽覺享受,會錯失自然界的天籟之音,這樣,就像個聾子一樣了。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酸甜苦辣咸。過于癡迷于靠各種調味料烹飪出來的美味佳肴,吃著是爽了,但掩蓋了食材本身的味道。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整天騎馬馳騁,拉弓打獵,跑得嗨起,殺得興起,于是心發狂了。開車的路怒癥也是一個道理,開車馳騁,總是想開得飛快,稍稍受阻,就心發狂了。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追求財富,追求稀有的寶貝,貪心越來越難滿足,于是所有精神投入其中,干不了別的事情。又或者,整天想守著這難得之貨,變成守財奴。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為腹,“虛其心,實其腹”,為目,就是感官享受。實其腹并不是指光吃飽肚子,而是要固實根底,充實元氣。不要整天沉湎于感官享樂。
聽起來像是教導我們要過簡單的生活,不要總是無謂地消耗元氣,是謂養生之道。
關于“極簡生活”,其實現在已經是一個很風靡的概念了,對物也好,對人也好,極簡主義者有很多原則來對應。這里看,老子應該也是極簡生活的提倡者。
有句話叫做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這個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世界,人們早就習慣于翻滾在各種產生過剩的物質中了。自從網購興起以后,足不出戶,就可以買來一件又一件的并不必須的東西。買東西會消耗大量的時間,買來后如果不是經常要用甚至不用,又要占地方,又要花時間整理。
其實我也非常向往極簡的生活,當然我現在的生活看起來也十分簡單,不過那只是因為懶而已,極簡的生活應該簡單但仍然井井有條。
世面上有很多關于這方面的書,有些是注重整理的,有些是注重心靈的,打算近期搜羅來看一看,好好極簡一下生活。
要極簡,首先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整理舊物。《斷舍離》、《不持有的生活》、《簡單生活的藝術》、《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等很多書都講了這方面的內容。
《極簡生活》里有這么一段話:
承載著回憶的東西、別人送的禮物、紀念品、家人的遺物、心血來潮搜集的東西……我們對這些東西有很多感情,自然就不舍得扔了。不僅如此,我們內心深處還有“對失去的恐懼”。
有些東西,能扔就扔吧,最多給遺物拍成照片,存到云盤里。其實拍成照片也不會去看的,真正值得記住的東西,一定會留在記憶中的。
總是念叨著回憶的人,是沒有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