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花馬
有一天幾個同事聊起一個話題:當年你是因為什么而選擇法學專業和法律職業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大家紛紛提到《壹號皇庭》《法庭風云》《刑事偵緝檔案》《法政先鋒》《鑒證實錄》等等這些TVB律政劇,尤其是2015年安徽法院拍攝的微電影《夜空中最亮的星》上線后,勾起很多人的回憶。
《壹號皇庭》在當時開創了專業劇的先河,無線在此劇后陸續開拍了不同類型的專業劇,如《刑事偵緝檔案》、《法政先鋒》、《鑒證實錄》、《陀槍師姐》等,但始終逃不開的是那份對于法律濃厚的情結,在眾多劇集中觀眾對香港司法機關產生了深層次的了解,對司法制度和法律也有了直觀的認識。
為什么美國、香港可以把法律劇做的那么深入人心呢?可能就是因為在情節設計上把矛盾、沖突高度戲劇化,單從這一點上找范本,遍獲艾美獎、金球獎、皮博迪獎,一度刷屏的《波士頓法律》在律政劇中的影響,就好比《春江花月夜》在唐詩中的地位——“孤篇壓全唐”!
這部劇集共5季100余集,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間在美國廣播公司播出。劇情即案情,律師們經辦的形形色色的案件,幾乎覆蓋了當今美國社會的所有熱點議題,墮胎、持槍、死刑、環保、沉默權、同性戀、安樂死、政教關系、經濟政策、國防外交等,100多個個案展現了美國社會生活的眾生百態以及不同法系訴訟程序下的司法生態。
每一個案件的結案陳詞都有亮點,無論正方反方,修辭技巧、攻防角度、論證手法都不落俗套,引人入勝。事實上,每一段陳詞都經過精心設計,或融匯表達正在發生演進著的某種社會思潮或法學流派的觀點內容,或嵌入對某一類社會問題的揭示詰問,深入人心程度,被譽為“律政神劇”。該劇第4季第17集聚焦美國最高法院,九個大法官悉數登場,Alan Shore雄辯滔滔,當庭吐槽。這也是美國律政劇中首次出現聯邦最高法院庭審全景。
劇中男主角Alan Shore個性鮮明,又有許多糾結,他關注弱群,守護公義,挑戰偏見,除了精湛的專業素質,更重要的是其心中對于生而為人尊嚴與自由的信守,表面上放蕩不羈,特立獨行,但所有喜歡這個劇集的人,都會感受到一個法律人心底那一份最純粹最執著的光亮與溫暖。
第4季第17集聚焦美國最高法院,九個大法官悉數登場,Alan Shore雄辯滔滔,當庭吐槽保守派大法官,這也是美國律政劇中首次出現聯邦最高法院庭審情景,九位特型演員,對號飾演九位大法官,實景再現了最高法院的言詞辯論情形,簡直可以作為全美無數律師參照之范本。(視頻鏈接)
猶記得當年看完最后一集時,正當2009年的料峭春寒時節,獨自走在大街上,看人群熙攘,樹影斑駁,像盛宴散場,故人相別,此去經年,縱有千種心情,更與何人說?悵然啊…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就這樣,一部電視劇與萬里之外八線小城一個年輕的初任法官對司法的認知體驗鏈接起來。適逢網絡勃興,鼠標輕點,全世界鋪陳開來。群書在手,光影在側,相期邈云漢,永結無情游。那幾乎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從此再也沒有那么純粹的時間和狀態。一張白紙好繪最美的圖畫,知遇良師益友,開啟職業啟蒙,完成對司法的基礎認知,在此之上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價值坐標體系。
多年后,當我在黑塞《德米安》中讀到:“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心中轟然作響,又歸于靜寂。正所謂:頓開金繩,扯斷玉鎖,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以此懷念那些水連天碧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