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中,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的最強音。我們肩負著規劃藍圖、引領前行的歷史使命,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精心勾勒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一、把握時代脈搏,明確高質量發展導向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其核心在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首先要深刻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與要求,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將高質量發展融入到政策規劃的每一個環節。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從追求速度轉向追求質量,從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優化,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二、強化創新驅動,激活高質量發展引擎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產業鏈向高端攀升。同時,優化創新生態,保護知識產權,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三、優化產業結構,塑造高質量發展形態
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邁向中高端。需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同時,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體系。
四、堅持綠色低碳,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必須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優化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提高能效水平,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同時,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五、增進民生福祉,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擴大就業容量,提高就業質量,增加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確保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質量發展是一場深刻變革,也是一場接力賽跑。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勇于擔當作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無旁貸的使命感,精心勾勒出一幅幅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