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都是60后,我是90后。
八十年代正是父母親戀愛的黃金時代。我想每一代人的愛情大抵一樣,都逃不出書信二字。只不過現在的我們,流量代替了鴻雁,電話代替了尺素。今天的小感悟就來自于父母親戀愛時期的一封書信。
爸爸媽媽都曾經在山區當過幾年代課老師,只不過爸爸先于她離開學校回了老家,在這段時期,書信便是他們之間的紅繩。七八十年代,那正是改革開放后思想解放的熱潮期,個性、不羈、叛逆的潮流----大行其道。爸爸也算是其中一個弄潮兒。留長發,印花闊腿褲,藐視強權,當然還有酗酒。這當中有的行為是自發當然更多的可能是年輕一代的盲從。媽媽曾為此事寫了一封信給爸爸,信中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如果我生活在舊社會強行裹小腳的年代,我絕不會屈從于這樣無人性的束縛,而現在的年代喝酒成風,為什么你不能堅持自我。。。。。。當時這樣的話語母親是用來勸誡父親無節制的飲酒,而如今她用同樣話語告誡自己的女兒,現如今的社會又是另外一種風氣,物欲橫流,為了達成目標可以不擇手段。所以女孩子要自重自愛,才算成功。
不論在何時,都會有一股風氣侵襲這社會,生活在相應時代的人們不免與這股風氣斗智斗勇。有人屈從于這樣的風氣,就如裹腳布與酒壇子,而有人頑抗到底。我所身處的時代,是怎樣的一種環境,我所持有的心態是怎樣的一種抵抗與適應----所謂的三觀在逐漸形成。想來實在幼稚,至少現在自己應該沒有一種確切的觀念價值,還沒完善一個獨立的自我,在時光流淌中浮躁不堪,甚至游走于裹腳布與酒壇子間,無力掙扎,覺得自己膠著于一片混沌中。大學時期一位物化老師的話,至今還記得:我們要跳出燒杯看問題,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但是要怎樣才能跳出這個玻璃杯,可以說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等真正能跳出這個“怪圈”的時候,就能看清自己,看清環境,確立三觀。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