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趁著時間還早,我想去觀覽三峽博物館。到達博物館的門口已是4點,門口戰(zhàn)勤的哥哥告訴我,5點左右就會閉館,打算走到頂樓在依次觀賞下來,館里的擺設盡量還原著早期重慶的真實情況,而更多的則是已抗戰(zhàn)為主,里面的燈光很暗,里面有一棵很大的樹,樹的周圍有很多民房,房屋里有村民需用的東西:掃帚、籮筐等,里面還有被塑造得活靈活現(xiàn)的村民正在忙活,站在房屋旁邊,真感覺自己回到了抗戰(zhàn)時期。
? ?我駐足在一處,看著抗戰(zhàn)時期的重慶人民生活的景象,多名男子赤裸著背,頭上系了一根白色的頭巾,臉上的汗如珍珠般正在往下掉,一名男子正拿著一個粗碗正大口喝水,他的旁邊放著一口大瓷缸,這副景象讓我心里明白是在干活干累了正在喝水歇息,而他們干得活絕對是最苦最累的,頓時想到了三峽前那一排排的川江號子,繩子勒在他們赤裸裸的肩頭,發(fā)出那一串串的喝吼聲,此起彼伏般相呼應,像是長期受累發(fā)出的吼叫,又像是為了使拉號子的節(jié)奏一致,發(fā)出的呼應,這時身邊來了一對外籍友人,高大的男子定睛觀賞著此時自己也在觀賞的這張照片,金發(fā)碧眼的女子用手指著照片上的一名男子帶著稍高調的笑聲說到:back,back。聽到她說的詞我想到了“光背”兩個字。與他們經(jīng)過“where are you from?......”這樣的淺短交談后,我很想告訴他們這張照片時期的重慶人民是多么的不容易,他們是用自己的身軀在付出勞動力建造著他們的家園,用自己的勞動所得守護家園,養(yǎng)家。只是我英語不好,詞窮,不知如何去描述這張照片。那句“back,back”有時會跑出來刺激我的心。
? ?走到一樓,看到墻上貼著一張海報,在簡介前看到一個人的頭像,知道那是關于一個人的簡介,但因為臨近閉館的時間了,自己徑直走進去想看看里面的畫,正打算觀賞離自己最近的那幅畫時,看到有記者擺弄著三角架上的相機,正在采訪一位老者,好奇心驅使我走向前去,看到老者正在講述著墻上的話,以為他是一名關于畫的解說員,只是聽他的解說簡短卻把一幅畫之所畫的景物及主題就概括出來,聽后就讓你懂得了這幅畫的含義。感覺他應該不是解說員。為這位老者拍照的男生額頭上和頸上全是汗珠,但是他一直都在照相機上設置著什么,都沒有時間來得及擦一擦汗水,當記者指著一副畫上的幾個人問到:這一副表達的是什么主題?老者說:這幅畫之所以叫“喜大同奔”,是因為隨著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大家的生活都越過越好所以他們手挽手呈現(xiàn)的是往前跑的狀態(tài),這里面有農(nóng)民,帶著項鏈的代表的是暴發(fā)戶,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一種代表,這樣畫意味著我們國家的人是在共同進步,而不是只讓某類人享受到中國進展的成果。
? ?聽完老者這樣講,看著他的容顏,讓我想起剛進門時那張海報上的頭像,原來他是這一層樓墻上掛著的這些畫的畫者。記者站在一副全都裝軍裝的畫的面前:問到這幅又代表著什么含義呢?老者凝望著自己做的這幅畫:這是一副重慶抗戰(zhàn)時期的景象,這里面的兵有的人受了傷,但他依然手握著槍,他們的眼神都很堅定。我看到有的士兵身上包扎著紗布,而紗布上已滲透出了鮮血。記者又問:你為什么要選擇畫畫呢?此時我看到老者很是無奈的垂下頭,在抬起頭時眼圈早已通紅,突然間就變得老淚縱橫。我跟你講嘛,我跟著父母來重慶時只有5、6歲,那時后我走在重慶的街頭,看到的到處都是端著碗要錢的人,你都不知道看到他們有多慘,說到這老者連連搖著頭。我之所以要畫他們,是因為他們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我要把他們都畫出來。60多歲的老者說起這些,能在瞬間紅著眼,留下淚來,那是對自己所畫的景象多么的執(zhí)著,有著多么深的理解,蘊含著對自己所見到的多么深的感情,才被記者詢問到為何作畫時,此時的他居然情到深處含著淚講著自己做的畫,那是對此在心里藏了多深的感情啊。
? ?老者來到了一副像是關于寫生的畫前,他說這幅是在中國前景剛有好轉畫的,畫上是一位青年在畫板前作畫,他旁邊的地上留著一件東西,而畫上的遠處是農(nóng)田和翠綠的莊稼。他望著自己的畫沉思了幾秒,回頭向作者說到:我為什么選擇要在這個地方畫這幅畫,是有寓意的哦,只是老者沒有說出到底是什么寓意來。我能感受的是在鄉(xiāng)間的田邊畫這些畫意味著是一種真實,中國古時就是自給自足的國家,而在動亂的時代,解決溫飽問題更是農(nóng)民的當務之急,而說明前期的中國在不斷變好的情況就是讓農(nóng)民有糧不再為生計發(fā)愁,畫者在田邊作畫,畫著最真實的農(nóng)田與地里的莊稼之景是對那時的國家在一點點變好的最真實的寫照。而真實的東西往往是最容易走入內(nèi)心的。老者說這幅畫當時被刊登在了人民日報上,望著這幅畫,對剛才老者描述的抗戰(zhàn)時期的悲慘景象比起來,心理頓時覺得好受點,而在鄉(xiāng)間寫生的那位青年那專注的神態(tài)讓我忍不住跨國澄清的田里的水望著遠處那一片片得到碧綠,感覺微風正輕拂在上面,頓時覺得身心舒暢,內(nèi)心也有了一種很歡快的感覺。
? ?很想在跟隨著老者聽他講講自己的畫,讓我這個偶遇的外行能有更多的時間跟隨著老者的腳步與自己親身作畫的講解,讓自己能盡情全面的感受畫里所描述出來的景象,可惜自己去的時間比較晚,博物館要閉館了,工作人員一直督促著讓我下次在來觀賞,帶著一顆因在博物館看到的一切及老者講解的自己的畫自己理解到的一些事實油然而生的一顆沉重之心走出了博物館的大門,在門口的梯子旁有一位老奶奶正帶著自己的孫子或是外孫在門口玩,門外的一切都是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而門內(nèi)的那些畫卻記錄著這個城市的經(jīng)歷及變化,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時代,豐衣足食,沒有流離失所,沒有戰(zhàn)爭的硝煙,不用經(jīng)歷戰(zhàn)爭所帶來的悲痛,不用在本該接受教育的年齡卻端著碗去沿街乞討。可是有一位老者他看到了這一切,他用他的畫筆為我們展現(xiàn)了自己不曾經(jīng)歷的那個重慶的時代,他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帶著最深的同感之情,凝結著太多的思緒把他畫了出來,老者叫古月,博物館一樓的畫展門口那張介紹古月的海報上有太多讓自己看后很是震撼的頭銜,可是我卻只記住了那張講起自己的畫情到深處時老淚縱橫的那張臉。對于太年輕的自己,只能做到記住過去,不畏將來,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在安穩(wěn)的時代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做的對他人有益的事飛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