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38磁療飾品--林艷--378期反省一組塾生,439期志工
【知-學習】
《六項精進》大綱誦讀共305遍;《六項精進》通篇誦讀共4遍;《大學》誦讀共217遍,《英語》誦讀共8遍,抄共5遍;《昨今明日詩》誦讀共44遍/抄共1遍,《準提咒》誦讀共469遍;抄共731+3465遍;《心經》誦讀共214遍/抄共479遍,《大悲咒》誦讀共65遍/抄共35遍
【經典摘句】
唯歉是福,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努力,謙虛,反省,感謝,利他,樂觀,家和萬事興,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好命都是給出來的,接受是愛的開始,內變外就變,自變他就變,人心的本質就是良知,做為人,何為正確?,判斷一切事物都有相同的基準,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天加福都是逆著來的,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
【每日堅持】
1,誦讀,起床疊被子,晨起一杯溫水,泡腳,跑步30分鐘,英語聽力10分鐘,單詞5個每天,2,每天12點前睡覺,堅持6點起床,每天看書,家人分享。韓美林先生的起床運動方法:1,醒來先不要急起床,在床上伸懶腰3下左右,即把筋拉開(意:筋長一寸壽命長10年)2,側睡把腿的膝蓋抱著胸前,把胸內睡了一晚的悶氣往外吹出來3,起床雙手橫著臉上把臉搓熱4,揉耳朵5,彎腰用拳頭敲脖子后面的大錐穴(即脖子凸起位)
【每日學習-223】
明確了事業的目的意義之后,接著就要求制訂具體的目標和計劃。在制訂目標和計劃時,領導者必須發揮核心作用,但同時領導者又必須充不只是自上而下,分聽取部下的意見,集中眾人的智慧。
摘自《領導者的資質》
【修學-省和悟,行~實踐,日精進】
相信因果,相信無常,相信緣起性空,這些都是世間相的規律和本質。
悲智和敬:以悲心利他,以智慧處事,以和樂生活,以恭敬待人。
每天懺悔事項:懺悔不能讓工廠的人安心,自個做得不夠好
每天感恩事項:感恩佛法護佑,感恩一切眾生給予!感恩劉娜包的粽子給同事,感恩
每天精進事項:如果才能集中做一件事呢?我要突破這個關
獲得尊重事項:沒有
堅定吃素開始(就是不吃肉類,肉湯)
今年留長發開始,
【學習后的重要心得總結】
凡事只有深思熟慮到“看見結果”的狀態,才能突破重重壁障
年輕時的曾國藩,也曾與千千萬萬個平凡的青年人一樣,既沒有定力,又沒有能力。
不僅如此,他身上還有許許多多頑固的陋習:貪色、妄語、懶惰。
怎么看都是個資質平庸的普通人,注定成不了大器。
為了改正貪色,他下定決心記日記。他在日記中反省一天當中的過失,以此來警醒自己。這日記一記便是幾十年,與他寄給親人的家書一道,形成了內容豐富的《曾國藩家訓》,成為世人信奉的行為準則。
為了改正妄語,他聽從別人的建議,每天靜坐一小時,修身養性。這樣的打坐,他雷打不動地堅持了一輩子。硬生生把自己尖銳毛躁的性子打磨得處變不驚。
為了改正懶惰,他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讀書。 曾國藩一生無一日不讀書,就算晚年讀瞎一只眼,依然不曾間斷。
曾國藩正是憑借極致的自律,最終實現了人生逆襲。從天賦平常的笨小孩,變成了世人眼中的“完人”。
【計劃事件】
每天晚上前記錄簡書,還有定課深呼吸10分鐘起
把2B的后臺圖片全面整理,清除重復產品,開始進攻速賣通的學習。
今天突然有一個想法,我也想開一個保健所,讓我身邊的人員都能健康的體魄,發現身邊實在太多的人員身邊的人員亞健康太多了。
2019年注定不能平凡的一年開戰了。也想著自個不斷修行,能去幫助更多的所需要的人兒。感覺現在這個社會問題太多了身邊。
所以堅定了我修學的信心。
盡量少刷微信與朋友圈,記住2019年春節的囧境(購物沒錢付如數擺回)
把21天養成一個習慣努力,學習每天自省,強迫自個創新一些工作,2年內公司不變化,退塾!(2010.04.30止)
全力以赴推銷存貨,2019年2臺車首期
【歸類要學的書籍】
《學習的革命》《陰騭錄》《了凡四訓》《法華經》《金剛經》《大智度論》《六祖壇經》《易經》《資治通鑒》《貞觀政要》《菜根潭》《呻吟語》《陽明心學》《活法》《干活》《心法》《領導人的資質》毛澤東《實踐論》《論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
【起愿】
@)幫倆兒子身邊的眾生抄《心經》《準提咒》各1000遍次
@)幫Gentle身邊的眾生抄《心經》100遍次,保它平安的
@)幫陳吳艷身邊的眾生抄《心經》1000遍次,保她身體健康
@)幫肖紅平抄《準提咒》100遍次,感恩他把轉錯的貨款退回? ? 19.03.30完成
@)幫曾德江身邊的眾生抄《準提咒》1000遍次,愿他高考如愿
@)幫我毒死的老鼠抄《準提咒》1000遍 ,念《心經》100遍
抄1100遍準提咒;發愿抄《心經》2000遍;發愿開始慢慢間接吃素記錄天數
以上是緣起于盛和塾后的改變,堅持打卡,每天精進,讓這份積極向上的力量鞭策著自己的,感召身邊更多的朋友走進這個積極向上的環境,早日遇見最好的自己!
發愿日行1善共224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持卡始于2018年5月1日,持續傳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