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家的女兒,也就是我的親外甥女,喜添千金,名叫岢岢,已經十個月大。由于休完產假要上班,所以,孩子就交給我姐幫忙照看。我家寶貝和她這個姐姐感情深厚,放假回來以后,便經常讓我陪她去看望寶寶,小女嬰胖乎乎、粉嘟嘟,面部表情豐富。她已經會笑,會爬,會和你做簡單的互動,我們常常被她賣萌的動作、搞怪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她本人也隨著我們“咿咿呀呀”的又蹦又跳!
今天,我們又去和寶寶玩。寶寶看到我們,高興的又叫又跳,嘴里嘰里呱啦的說著只有她自己才能聽懂的話語,我們一邊猜測著她的意圖,一邊和她“嗷嗷”的對話。不一會兒,外甥女的同事也抱著她的寶貝來玩,那個小嬰兒只有七個月大,白白凈凈,與岢岢比起來有點偏瘦,兩只眼睛又大又圓,滴溜溜的亂轉,不哭不鬧,可愛至極。兩個年輕的媽媽抱著各自的寶寶,談論著育兒心經,兩個嬰兒,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嘴里說著她們之間才能聽懂的言語。姐姐過來和小嬰兒的媽媽打著招呼,并熱情地把雙手伸向寶寶說:“來,讓姥姥抱抱。”小嬰兒的媽媽剛要把嬰兒交給姐姐,只見在媽媽懷里的岢岢“啊啊啊”的大叫,兩只小手亂搖,身子傾向我姐那邊,很顯然,她是讓我姐——她的親姥姥抱。我正奇怪,岢岢在她媽媽懷里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讓姥姥抱?我外甥女把岢岢交給我姐,伸手就要去抱同事的嬰兒,這時,本在我姐懷里的岢岢,突然又緊張的大叫,“啊啊”的讓她媽媽抱,我一下子明白過來,岢岢在爭懷!
看到岢岢緊張、搞笑的樣子,我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同事的小嬰兒明顯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一臉茫然,再看岢岢,臉上充滿敵意的望著同伴,嘴里發出極不友好的“哼哼”聲,兩只眼睛不停的在媽媽和姥姥的臉上亂轉,隨時防止她們去抱那個小嬰兒。我的女兒已經笑的不能自已,“媽媽,岢岢太好玩了!”我笑著對她說:“你還好意思說呢,你都多大了,還爭懷呢。”
“爭懷”,好像是所有寶寶的本能。幾乎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發生過這種事情。我的女兒,因為是我一手帶大,她的表現更為強烈,我的懷抱絕不能被他人侵占!連他爸爸想表達對我的親呢也不行。有時,我抵擋不住臨時幫助別人照看一下孩子,女兒的表現如臨大敵,硬是擠在我懷里鬧騰,直到別人的孩子離開我的懷抱。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無果之后,我打算不違背女兒的心愿,不能讓她因為此事而使幼小的心靈遭受傷害。有一天,她一本正經的警告我:“媽媽,你只能抱我!”看著她那時滿眼含淚、緊張無助的樣子,假若我當時不能給她一個肯定的答復,她一定會難過的大哭!我鄭重其事的向她保證:“不經你的同意,我絕對不去擁抱任何人!”女兒吃了定心丸,一下子撲到我懷里,“媽媽真好!”還是哭了起來。那一刻,我莫名其妙,還想著,這孩子不是一個自私的人呀,她的玩具、書籍、零食、衣服、鞋子等都是毫不吝嗇的與小伙伴們分享,于她來說,媽媽的懷抱,是她唯一不能與人分享的寶貴財產。現在看到岢岢的這種表現,我打趣地問女兒:“你能告訴我,你當時的想法和心理嗎?”女兒理直氣壯地回答:“不知道,每次看到你抱別人,心里就特別難受!”
對于幼兒的這種表現,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刻意查了些資料,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三字經上有說:“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說,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但幼兒的這種“爭懷”行為,該如何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