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聽說,要做一個有心人。但是,怎么是有心人?現在品味這句話,就懵懂意識到,哪怕你用一點點心,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多一點用心,比如那天見的小君姐,跟我講她創業初期,跟蹤客戶到人家家里,天天制造偶遇,后來照顧人家生病的孩子。終于拿下這個難搞的大客戶。就是多用心!然而,現在,我突然,更清晰地意識到,在上學的時候,學到的名詞,方法論。這是哲學里面的?還是政治課講的?總之,就是要講究方法論行事,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
方法論這個東西,絕對是有的。懂得按照方法論來學習的孩子,成績就無比優異。記得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是,平時比爾蓋茨不上課,都在臨考最后兩個星期臨時抱佛腳,反而取得不錯的成績。比爾蓋茨說是因為,這是他和鮑爾默最默契的游戲。——花最少的時間讀書來獲取最高的成績。鮑爾默是后來微軟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然而,如何花最少的時間取得高成績,就是靠學習的方法論。每個人的方法論不同,也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對錯之別。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按照它走下去,一定會有好結果。
昨天,我認識的一個朋友,竟然告訴我,不要和命運做斗爭。他的意思,上海終究不是我們的地盤,奮斗也不會有什么結果。我甚是驚訝和反感。他奮斗了嗎?努力了嗎?竟然敢說這么泄氣的話。它就像是我身邊的蜜蜂,我應該遠離這種人物的教導,他們是一種強烈的干擾。
現在,我終于明白,我們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原因何在。首先,這些道理和你沒有 一毛錢關系。比如道理告訴我們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可是,你耕耘二分卻想要八分的收獲,這怎么可能?其次,想當然的自我欺騙。以為自己很努力,可是,你卻在回避嚴格意義上應該直面的問題。比如,我自己,我一直按班按點工作,可是這份工作撐死的收入也就這樣了,激發不出我更多賺錢的欲望和精力。然而,我苦嗎?累嗎?一樣也沒少。刮風下雨風吹日曬,我都按部就班工作,任憑魚肉。可是,這些苦累和改善我的收入和幸福有毛線的關系?只能讓我覺得是受罪。在這種情況下,努力工作只能起到反效果,自己越來越被束縛,越來越不快樂。再者,知道了什么是正確的努力,比如,明確知道這是在提升自己能力,促進自己成長之后,要做的就是用心發現方法論。按照方法論行事絕對錯不了。
這套方法論,也就是大白話,做個有心人了。把觀察記錄下來,一條一條明晰,整理歸順,按照它一步一步指導自己行動。突然就應了那句話“不怕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知道有一套方法論的無形大手,在操縱著世界的運轉,接下來,作為螻蟻,就該考慮如何選擇了,是一個個偶然的選擇串聯起來,把我們越送越遠,或者遠離你曾經的夢想或者接近你曾經的夢想。這里,如何選擇就成為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了。
我們一直以為,選擇要看方方面面,比如選擇對象,高了矮了胖了瘦了,美與不美這些膚淺的生理條件暫且不說,社會上注重的物質條件,有房沒房,有車沒車,有錢沒錢又是否重要?從個人而言,一個人的品質優劣重要與否?兩個人出身背景匹配與否重不重要?三觀契合重不重要?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你要想全部考量,好啦,就等著成剩男剩女吧。市場上一些看似完美的作品,一些看似完美的人生,那可不是,一開始就是完美。那是一系列的選擇導致。
找出你最重視的一點,略加一點必要條件,就可輕松做出選擇。接下來的事呢?就是那句話“骰子已經擲出。”元前 49 年,凱撒率軍團平定了高盧境內的反羅馬叛亂,回師意大利。途中,他在盧比孔河畔思忖良久,踟躕不前。根據羅馬共和國的法律,一個將軍是不允許帶軍團跨過盧比孔河的,否則就被視為對羅馬的侵略和叛亂。凱撒在渡河前面臨的選擇:反,還是不反?凱撒做出決斷,率兵過河,引發內戰。馬鞍旁丟下那句著名的話,在歷史的塵埃中響徹了兩千年:“骰子已經擲出。”射出去的箭收不回來啦,能做的就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要么被帶到你未曾想到的地方發現新大陸,要么不斷修繕使之不偏離軌道朝你期望的方向發展。
哎呀,我有事情要忙去了。匆匆要收尾,最后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我認為,建國以來最牛逼爽氣的一句話。分享給和我一樣的伙伴,只寫給懂得的人。我去忙啦,下次有什么想法,繼續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