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相信,人是有前世的,每一 世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要完成的使命,都有要學會的課題,這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召喚。
途中風景
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天賦,有些人生下來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素白內心一直有股力量,不知道這股力量源于什么,但是始終覺得需要去完成它。直到上個周末,和一個姐姐聊天,她說:“你小時候說你長大了想當個畫家,現在真的在這條路上不斷前行”,我想,或許這是這輩子需要完成的使命。
水彩寫生(素白作品)
在初入繪畫的這條道路上,是梵高和潘玉良傳奇的一生給了我內心堅定的力量,這是最早接觸的畫家傳記,看的過程當中內心無比激動,也在內心構筑了一個屬于自我的世界。梵高對繪畫的執著,對萬事萬物的憐愛,對生命狂熱的追求,深深的影響著我,在某些時刻我甚至相信,相對于他們的畫作,更讓我感動的可能是他們的一生。
繪館一角
大自然是繪畫道路上最好的老師,它豐富,盛大,擁有無窮變換的自然力量。人的一生離不開自然,繪畫也離不開自然,繪館總是會有自然里的東西,有時候可能是路邊的野花,有時候可能是些野果,擺放在畫室,總是妙趣橫生,也可以作為繪畫素材,野花野果雖然不及鮮花店的花華麗大氣,卻獨有一番韻味,一姿一態都是一個靈動世界。
水彩寫生(伍老師作品)
記得以前看過一本叫《前世今生》的書,里面有這樣一句話:“一群靈魂會一次又一次地降生在一起,以許多世的時間清償彼此的相欠”,人與人的相遇都是有一定的緣由的,能夠以朋友的身份或者師生的關系走上一段,都是有一定的拉力在里面,或許在某些特別的時刻,我們會遇到一些人,一些事,甚至是一本書,指引你,開導你,甚至是幫助你找到自己內在的潛能,所以每一段關系都值得珍視的。
繪館一角
小時候不是愛讀書的人,現在卻通過熱愛的領域找到了屬于內心的歸屬,發現了閱讀和繪畫的樂趣,現在,它們都成為生活的必需品,為什么能夠一直的走下去,除了熱愛,或許因為它曾經拯救過我的靈魂。
繪館一角
來素白繪館學習的每一個人,我們都希望能夠把自己所領悟到東西能夠用一種合適的方式告訴給她們,或許她們不需要理解,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一筆又一筆的描繪中去體悟去慢慢感受。
繪館一角
付出總有回報,經過每周一次課的學習,每一次的進步都能夠看得見,其實素描過程是相對乏味枯燥的,在選擇靜物的時候,我們會盡量選一些能夠讓人覺得想畫的東西,覺得有意思的東西,而不是冷冰冰的石膏靜物,有溫度的靜物才會畫出有溫度的畫,所以素白繪館的每一枝花都是鮮花,每一個水果都是可以一口一口吃下去的。下圖為學員第三次素描寫生作品,很細致,很理性,整體感覺已經上了一個層次。
學員作品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句話出自:《禮記·學記》,大致意思是說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所在學習以畫畫的過程中其實也是需要不同的聲音,需要畫伴,這樣才會碰撞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東西。下圖為學員第一次的水彩作品,因為之前畫過一張水粉寫生,所以大致的繪畫感覺已經出來了,也有她別致的韻味和渾然天成的氣息,畫畫沒有固定程式,它里面包含了個人的審美、文化以及個人氣質差異的東西,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個人風格。
學員作品
畫畫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我們在帶她們,同時也在跟著畫,有時候也會從她們身上看到學習到許多。畫畫有時候好像又需要那么一點靈感,感覺來了畫著非常暢快,感覺不到卻越畫越吃力,所以每一次畫畫畫者本身的狀態也很重要。
學員作品
上個周看到線上有一個何多苓老師的線上訪談,就問了老師一個比較感興趣的問題,老師的回答得非常飽滿成熟,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