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是一個充滿眾多神秘未知的寶庫,有很多奧秘尚未被發掘。早在多年前,科學家就提出了所謂的人腦信息讀取技術的概念,不久前,國內科學家更是對大腦的序列工作記憶有了新的發現:神經元以群體編碼的形式表征了序列中的每一個空間位置,而這些表征存在類似的環狀幾何結構。這對未來人類解鎖大腦奧秘影響深遠。
(記錄“腦庫索取”時代的小說《地腦風暴》)
科學與科幻緊密相連,事實上,在科幻文學中就有一些作品聚焦這個話題。知名作家謝長華的代表作《地腦風暴》即將在3月份出版上市。在他的作品中,“腦庫索取”時代已然來臨!《地腦風暴》的故事背景被設定在公元23世紀中期,簡稱“地腦文明時代”或“飛行時代”。在那個家庭和親情觀念非常淡薄的年代,聯合國秘密成立了“腦庫索取司”,希望通過偷偷掃描頂尖科學家或學者們的大腦信息,挖掘他們大腦的知識資源,然后通過“地腦”的智能數據庫進行重組、提煉,以違背自然規律的冒進做法,讓人類科技獲得飛躍性發展。
對此,反對“腦庫索取合法化”的人權組織建立了“反腦庫索取中心”,并動用“清道夫”病毒導致整個地球智能系統徹底癱瘓,讓人類重回18世紀末的農耕文明和田園時代。在這個驚心動魄的交鋒過程中,故事的主人翁作家肖理夫從最初支持腦庫索取,到轉變為鐵桿反對腦庫索取者,經歷了一系列波折,最終重拾親情、愛情與家庭觀念,重建地球新次序……
可以說,這是一部聚焦近科幻時代的佳作,既有宏大浩然的宇宙觀,又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更不乏對人類文明、道德倫理的思考。特別是在寫作方式上,《地腦風暴》采取幾條線索齊頭并進的方式,不斷向前推進,并互設懸念,相互補充,使整個大故事顯得懸念叢生,讓人在沉浸式閱讀中意猶未盡。
(《地腦風暴》作者謝長華)
曾獲“冰心兒童文學圖書獎”的謝長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自上世紀80年代投身文學創作以來,謝長華已先后發表小說、詩歌、戲劇、科幻、童話、評論等作品600多萬字,其作品《獵神虎王》、《偷渡》等陸續在《兒童文學》、《理論與創作》、《明報》、《中國少年報》等國內外上百家報刊和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
特別是近幾年來,謝長華進入創作高峰期,先后完成了《靈獒漠雪》、《亂世虎匠》、《馴鹿苔原》等22部長篇小說,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洞口雪峰山脈的山水風光、風土人情、隱秘傳說,通過對人與動物、人與自然、自然與動物三重關系的描述,謳歌善良與真實,鞭笞丑惡,部分作品多次重印。其中,《馴鹿苔原》系列,該書于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入選全國“百班群”師生研讀書目;《追回金箍棒》已改編成少兒電影《大佛寺》,在“愛奇藝”網上播出;《雪峰豺》于2019年獲“五個一”工程圖書類一等獎。此外,他的作品《馭蜂少年》還被翻譯成阿拉伯文、馬來文、波斯文等多國文字,在海外發行銷售。
此次發行的《地腦風暴》,堪稱謝長華在科幻領域的代表作。在近科幻時代,不僅人類的科技文明有了長足發展,社會結構,人類心理等可能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謝長華認為,一個優秀作家的初心、信心、恒心,體現了對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境界的積極追求和不懈努力。《地腦風暴》不僅是一部科幻作品,同樣也帶有深邃的哲思。在描繪出一個空靈、深邃、瑰麗的未來世界的同時,作者希望以豐富的想象力和酣暢的文筆,將寓意深刻的人文思考滲透在奇思妙想的故事中,讓讀者在掩卷沉思的過程中對自己、對生活、對家人、對人生、對人類以及未來有更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