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有些累,回來后在沙發上葛優躺了一會,陪寶寶玩。這會才洗完澡,從書柜里信手拈來一本盧文龍的文集《街角的老北京》。這本書購于三年前,當時因為對老北京念念不忘,心生情愫,恰巧有次在當當上見此書名,看了簡介頗有味道正合我意,于是馬上收了回來看。
作者阿龍,是土生土長的 北京人,曾是北京電視臺、央視廣播電視臺多個欄目的節目主持人,其中一個欄目是《阿龍說北京》,可猜測他對北京會有著深入的了解,讀過文字后,更是感受到了一股濃濃京味,時而被文字牽引,腦海中人已在京城。
《舊鳥驚人》一文,作者以北京人玩鳥的久遠歷史開篇,通過古裝劇里熟悉的京城紈绔子弟左手執扇,右手提籠的吊兒郎當形象帶出,直入讀者眼簾,腦海中都是古代人玩鳥的情景,這情境植入法不得不贊。
接著又通過老舍話劇之《茶館》場景的細節描寫道出了養鳥的學問,老舍先生不愧是生活底蘊深厚之人,在養鳥上也可見一斑。不讀此文不知道,養鳥的一舉一動中都帶有學問,讀著也深覺有趣。
鳥分文武,文鳥一般聽叫,如黃鶯、百靈;武鳥會叫,也會多一樣本事——好斗,如畫眉鳥。而北京人養鳥主要還是聽叫的,嘿嘿,北京人是文化人士也!聽叫首推百靈,顧名思義,百靈百靈,學百鳥都靈。北京人在養鳥玩兒上下功夫可不少,如今看來這等閑情逸致甚是心生艷羨。要讓百靈鳥學會十三套,北京人自是樂意帶著鳥兒“四處求學”,要鳥兒學山喜鵲,天還沒亮就起床拎著鳥籠出城,找樹林子等山喜鵲讓百靈學它;要學鷹叫,就又提著籠子奔山里,其實這么大費周章也挺折騰的,但北京人好像樂此不疲,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